|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2年04月28日 第A3版)
本报讯 近日,山东能源集团渤中A场址50万千瓦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集中开工活动在东营举行,按照我省规划布局,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个海上风电基地今年底有望开工500万千瓦。
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北部海域,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布局60台单机容量0.835万千瓦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一座陆上集控中心,总投资约67亿元。项目于今年2月核准,历时仅99天,创下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核准最快纪录;计划于今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投运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5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2.6万吨。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基地化发展, “链式发展”是关键。为此,山东能源行业突出规划引领、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 “四链”建设,聚力打造鲜明优势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海上风电高质量跃升提供坚强支撑。
据悉,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当日有四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中国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智能化机组制造,将全力打造智能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同步落地国家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分中心;上海电气年产160万千瓦海上风电主机及电机制造,主要生产中低风海上风电主机及电机机组,年产规模160万千瓦;天能海洋重工海上风电装备塔筒制造,建成投运可年生产30万吨海上风电装备塔筒,成为海上风电基础配套设备产品生产基地;东营港广利港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海河联运码头一期及万吨级航道等项目,加速推进码头、航道改造。上述项目总投资38.5亿元左右,是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支撑 “利器”。四大项目一起开工,既是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新起点,更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范兴驰 段文奇 董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