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8|回复: 0

被盘出“包浆”,老剧为何能经久不衰?

发表于 2022-5-2 09:07: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虽已播出11年,但现在每年还能带来一千多万的收益……近日,《甄嬛传》制片方在接受采访时的一席话火了。如此持久的“长尾效应”,被网友调侃“福气果然在后头。”

  生命力,是衡量影视剧经典与否的重要指标。除了《甄嬛传》,市面上被观众津津乐道盘出“包浆”的老剧还有不少。《西游记》《亮剑》《人民的名义》……这些风格类型各异的电视剧,不仅播出多年热度犹在、每逢假期持续霸屏,剧情、台词、画面等更成为网友玩梗创作的“富矿”,在无数的二次传播中焕发出别样生机。

  每一代人的文化喜好和审美取向,都带有时代烙印。在海量影视作品轮番“轰炸”的今天,这些年代感十足,甚至清晰度都不尽人意的老剧,为何能经久不衰?说到底,还是内容硬核、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改编历史剧,大家主笔、名导掌镜、老戏骨全情投入,以扎实内容收获了现象级口碑。而《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等现实主义力作,每个人物的一颦一笑,每个角色的起落沉浮,莫不折射着人情冷暖、时代变迁,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当时没看懂,现在才发现……”,老剧常刷常新、“深意”穿越时空,已经成为一幕独特的文化景观。

  老剧屡屡被拱上热搜,是对优秀作品的认同,也是对影视行业的一种提醒。平心而论,现在市面上能拿得出手的好剧依然太少。这些年,随着资本涌入、流量汹涌,影视行业的创作生态颇为浮躁,国产剧的质量升级远远跑不过数量狂飙。一些人只算经济账,认为下功夫打磨内容费时费力、“性价比”不高,复制IP、粗制滥造则划算得多。但若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并非如此。那些七拼八凑胡编乱造的“下饭剧”,往往没过多久就无人问津,不少最终连投资都收不回。相反,尊重创作规律,坚持“内容为王”,匠心打造的作品却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影视剧同样是一种艺术品,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功夫都不会白下。期待从业者能沉下心来创作,给观众带来更多值得看、值得盘的精品好剧。(雨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