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回复: 0

三代师徒“匠心筑梦”

发表于 2022-5-5 12:32: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在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70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这样一个三十三年“衣钵”相承的故事,他们三代师徒同台,在工程建设一线做到了焊接技艺和匠心的代代相传,在公司传为佳话。
  师傅张道旺,1989年参加工作,是一名电焊工,他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老师傅学习焊接技艺,废寝忘食啃书本,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批进厂的新工人中,他是首批拿到“高压焊工合格证”的焊工之一。
  作为一名电焊工,张道旺跟随公司这支电建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山东德州电厂、江苏南通电厂、广东阳江核电站以及重庆奉节电厂等十几项工程建设,凭着这种吃苦耐劳的韧劲,忘我奉献的精神,张道旺的焊接技艺日臻精湛。
  1999年,在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四届焊接技术比武中,张道旺一举夺得总成绩第一名的桂冠,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焊接高级技师。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张道旺一直注重焊接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善于将理论知识与生产施工中所出现的各种焊接情况相结合,解决工程中的焊接疑难问题。2019年,他被评为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全国电力行业“十大年度人物”。
  1999年,怀揣着心中的梦想,马建伟进入中电建核电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不仅被璀璨的焊花所吸引,更被老师的精湛焊接技艺所折服,于是他把张道旺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从此便走上了一条在焊接工作中不断成长之路。
  白天,完成班长安排的施工任务,马建伟便悄悄的收集边角余料。晚上,当大家休息的时候,他偷偷开始了刻苦的焊接练习。
  苦心人,天不负。马建伟所做的努力,也恰巧都被张道旺看在眼里,小伙子努力练习的样子,像极了当年刻苦钻研的自己。于是,每天吃过晚饭,他都假装散步,路过焊接培训室,一招一式的指点他的焊接操作要领。在夜晚的弧光中,他不断的突破,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技能。
  2007年,凭借着出众的焊接技能,马建伟参加了公司的焊接集训队,集训队里高手云集,他也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张道旺师傅鼓励他:只有比别人多付出汗水,才能实现赶超。于是,训练中,他更加刻苦,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苛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接比赛,取得个人成绩第二名,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成为了和师傅一样能够站上全国比赛领奖台的大国工匠。
  载誉归来,马建伟没有将高超的焊接技术保留在自己手中,对于新入厂的小徒弟们,总是手把手的将技术传授给他们。
  在众多的新人中间,有两个小伙子引起了马建伟的注意。刘大华平时话不多说,格外稳重,工作勤奋扎实。张宏超则善于学习攻关,总是喜欢研究现场遇到的施工难题。在公司和项目部的牵线引导下,他们两个成为了马建伟的徒弟。
  签订师徒合同的那一刻,马建伟暗下决心,不止要传授给他们焊接技术,更要为公司培养综合型人才。于是,他们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到现场管理,从施工经验、施工流程到方案制定,师徒几人经常是从培训教室一直聊到宿舍,有时探讨到半夜仍兴致盎然。正是得益于这种融洽的师徒关系,在师傅的指导下,两个小伙子不负众望,技术、管理等综合能力突飞猛进,逐渐走向施工班长和技术员的工作岗位。
  从张道旺踏上追逐匠心梦的征程,三代师徒薪火相传,已然走过了三十三年。现如今,师徒几人同时相聚在国和一号核电工程,师傅张道旺担任项目部焊接质量员,把控质量方向,徒弟马建伟担任部门副经理,主导施工生产,刘大华和张宏超则担任班长、技术员,都成为了助推现场施工生产的中流砥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