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0

滨海新区总工会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辐射作用 星级工作室成发展“助推器”

发表于 2022-5-8 15:27: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滨海新区总工会对拟命名的51家滨海新区星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公示。这是新区总工会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评工作的新举措,通过构建完善细化星级评定指标体系,助推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高效运行并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企事业单位技术改革创新,为建设美丽“滨城”贡献力量。

“新区按评定指标对创新工作室进行百分制评价,依次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星级为最高级别。”滨海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星级评定工作中,新区总工会经过认真部署,根据基层工会的申报推荐,通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现场展示3个层面评定打分,作出星级审定,公示后予以授牌。滨海新区总工会将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工作室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用于场所布置完善、设备采购改进以及工作室成员的学习培训等。

此次评出的51家拟命名的滨海新区星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包括三星级工作室5家、二星级工作室23个、一星级工作室23家。其中,崔蕴劳模创新工作室、孟祥飞劳模创新工作室、刘雁飞劳模创新工作室、江涌劳模创新工作室、裴鸿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三星级创新工作室。据悉,区总工会创新工作室星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对取得星级的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星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将以一至三年为周期对星级创新工作室进行考核,考核不达标的予以降级甚至摘牌。

滨海新区总工会从强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入手,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和生产活动中的“领头羊”作用,让创新工作室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助推器”、创新创造的“孵化器”和激励员工的“加油站”。以裴鸿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例,自工作室创立以来,先后完成“超高层建筑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及施工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测量技术研究”“超高层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等15个千米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的结题,并完成5项科学成果评价,全票通过获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通过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期验收、喜获“BIM荣誉白金级”认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