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7|回复: 2

[话题探讨] [中立]农民工上北大的导向意义更值得期许

发表于 2011-4-7 22:1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崔冰


对百名农民工有幸免费上北大,攻读远程教育本科学位的社会反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圆梦因素抑或作秀动机也许兼而有之,难分伯仲,农民工的圆梦令我兴奋,组织方的作秀也令我欣然,我更在意透过事件背后的导向,我以为它所传递出的积极价值更值得期待。


我的兴奋点在于,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时,当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掌握高新技术的员工团队时,有更多的农民工能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免费的系统攻读名牌大学的学位,这不仅是农民工的喜事,更是企业的幸事,也是在为区域经济提振积蓄软实力。曾几何时,失学的工人、社员通过夜大学、函授学校等形式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从而成就了事业的辉煌,时下,政校企多方联合,依托现代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借助先进的远程多媒体教学形态,不仅运作成本低廉,更会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受益更多的人群,进而让千百万农民工得以免费、减费走进大学堂,得到公平、经济、实效的再教育机会。“圆梦计划”不仅体现了对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关照和呵护,也向全社会倡导了祟尚学习、尊重知识的价值观,从中所彰显的帮扶、激励农民工的新思路更值得称道和效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激励因素,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提出需要的五个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尊重与被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即通过接受教育,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等。众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不乏聪明才俊和能工巧匠,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们没能接受系统性的正规教育,打工满足基本生活之需后,他们有着对学知识的渴求和上大学的愿望。“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增进修养”,要让农民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职场生涯上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从而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社会和城市生活,则更需要社会各方多为他们提供低廉教育培训,提高技能素质的机会,因此,广东团省委给力农民工免费读北大,能引导更多的高等院校向农民工敞开大门,使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学习增加自信和勇气,从而有能力独立解决好自已的工作、生活等诸问题,以自身良好的素质扭转社会对农民工阶层的岐视和偏见。


记得一位伟人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同样,没有文化的劳动大军是低能的团队,也是不能完成企业创效任务的。置身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轨中,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和教育程度作为生产要素的含量日益重要,知识技能犹如资本,资本越充足越完备,越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从这个视角上看,愿主办方能不断拓宽思维,推出更多的“抢眼”乃至“作秀”的计划,让更多的新生农民工得以圆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8 12:12:46 | 查看全部
透过表象直指内在,进行深度探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6:17:43 | 查看全部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