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回复: 0

知网“哭穷”拒赔?“低收高卖”何时休

发表于 2022-5-13 16:0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日报客户端
胡宇
法院日前对退休教授周秀鸾起诉知网侵权案做出判决,判定知网按照单篇文章2100元到2400元予以赔偿。对此,知网方面以“赔偿金额过高”为由上诉,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侵权转载牟利有错在先,于情于理于法都该赔偿加道歉,本案的是非曲直并不难断。至于知网公开“哭穷”拒赔,当然也不是赔不起,而是怕判例引发效仿。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真要这么赔,乘以庞大的作品基数,知网恐怕得备出1200亿元。但也正是这笔账,反映出知网一路走来积弊有多深。尽管“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仍然写在其官方标识之下,但成立二十多年来,“低收高卖”“借鸡生蛋”的“拿来主义”却成为知网经营的底层逻辑。随着盘子越做越大,甚至还开始坐地起价。难怪有人愤然表示,这哪里是托举学术研究的“奠基石”,更像是阻碍学术发展的“绊脚石”。

知识服务并非不能收费,但学术不该被商业绑架。更关键的,作为全国科研成果与知识分享的基础设施,最要紧的不是做买卖,而是彰显公益性和普惠性。知网的商业模式招致广泛批评抵制,其涉嫌垄断问题也正在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调查。面对汹汹舆论,知网多次表态“反思”,但“知”错改错不能只在嘴上,必须见行动。对既往作品给予赔偿,建构更合理的运营模式,才是谋求长远发展之策。

信息社会,知识分享平台是基础设施。跳出利润第一的生意逻辑,打造公益性公共学术数据库产品,降低知识分享的门槛,保护好原创者的热情,才能为全社会科研创新提供稳定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