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5|回复: 2

顺口溜里听幸福

发表于 2011-4-8 10:11: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煤矿井下采煤使用的是摩擦金属支柱支护顶板,安全系数低,常常发生冒顶现象。再加上工作环境条件差,煤矿工人形象在社会上口碑不佳,在桑园矿区曾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远看是个要饭的,

近看是个挖炭的,

兜里揣着十元大票子,

整天价煤尘、炮烟里干活的,

处理冒顶累坏了腰杆子,

下班洗澡把水染成灰汤子,

洗澡换装才变成个人样子。

老了老不成一个好老头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采煤的机械装备不断更新换代,过去的摩擦金属支柱被单体液压金属支柱所代替,矿工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于是,矿区又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采煤面上一大怪,

铁柱 ‘穿鞋’头 ‘戴帽’;

脚稳腰直头顶坚,

纵横成线真不孬;

泰山压顶不弯腰,

矿山安全保得牢!

顺口溜里所说得铁柱,指的是支撑采煤面顶板用的金属液压支柱; “穿鞋”是说,把金属液压支柱的下端放一块长30厘米、宽、厚各15厘米左右的四方形花岗岩石块,矿工比喻给铁柱“穿鞋”。穿鞋一般是在地板遇水或有地鼓征兆时才使用的方法。“戴帽”是指支撑采面压力的液压支柱顶端木质背板。它的作用是支撑均衡来自顶板的压力。如果“鞋” “帽”穿戴不好,那麻烦可就大了,就会发生支柱穿地和冒顶现象。如果是那样,不但会给安全带来隐患,费时费力不说,还要白白浪费大量的背板和材料。

进入二十一世纪,矿上狠抓井下环境治理,把环保、低碳、降耗的理念置于煤炭生产中,过去的 “煤黑子”形象,早已成了历史。于是,煤矿工人又有了新的一段“二怪”顺口溜——

洒雾降尘水炮泥,

采煤面上“春雨”欢;

巷道还设水喷头,

百米井下讲低碳;

煤矿工人巧布阵,

春风化雨人人赞。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怪更比一怪难;

三巷去一剩两条,

一下省下数十万;

精打细算搞节约,

低碳降耗早实现。

低碳降耗采煤面,

清风徐徐惹人恋;

二怪我看都不怪,

怪怪都是矿工干;

朋友请到桑园来!

井上井下一个天!

这第二怪讲得是采煤面上的巷道设计。大以前,矿上一个采面一般设计三条巷道,两边分别是进风巷和回风巷,两巷中间还有一条是进、出材料用的巷道。前些年那会儿,为了节支降耗,矿上技术部门通过论证,自主创新,大但设计,采面上只留进、回风巷。原来用来面上进、出材料中间那条巷的功能,用这两条巷选其一就可代替。这样做,就节约了开拓那条巷道的的造价,少说也得数十万元呀!

作    者: 李建庆
工作单位:山东省烟台龙口市桑园煤矿有限公司办公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8 12:44:53 | 查看全部
街头巷尾哪些流传的顺口溜中,往往真实再现了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从这些顺口溜中我们能够扑捉到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晴雨表,真实再现社会文明的本来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7 18:00:14 | 查看全部
时代在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