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17|回复: 1

公筷使用入地方法规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表于 2022-5-25 10:47: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筷使用入地方法规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促进公筷使用,浙江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列入今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拟提请6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规定(草案)》明确,在餐饮服务场所,两人以上同桌合餐时应使用公筷,倡导在家庭等其他场所用餐时使用。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配备公筷的,由商务等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将相关信息纳入行业信用体系。(5月24日 光明网)
这些年,随着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部分代表委员、医疗健康专家都呼吁对使用公筷立法。但是,有些地方虽然没有像浙江宁波市哪有列入法规,在聚餐使用公筷上也有一定要求,比如:饭桌上摆放公筷公勺,食堂餐厅要求分餐,不聚餐等。
然而,这些规定只有停留在餐桌和墙壁上的宣传,或是餐厅服务生的建议和要求,至于食客能不能遵照落实?又是一回事。其实,随着人们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对聚餐公筷公勺也有着更加警惕性认识。不过,在中国人的情结里,请人吃饭,一律公筷公勺,看似以讲究个人饮食卫生、有助于健康安全。可对于不理解,或是不习惯的人来说,就觉得彼此之间显得生分,缺乏人情味。现在有了地方性法规这个硬性规定,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确实有法律意义上的依据,甚至不按规定还要遭到相应处罚。
但是,笔者认为,有了地方法规硬性规定,还必须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就是说,在具体操作中,由谁来监督?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处罚,那么也等同于我们在餐饮饭店宣传倡导一样,说归说,做归做,与之前没多少区别。所以,我认为,公筷使用入地方法规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就像行风监督员一样,对大小饭店和食堂餐馆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让不讲健康安全、不守法规的食客无懈可击。唯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遵规守矩,守好餐桌上的安全,食尖上的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25 14:13:27 | 查看全部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