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0

莒县总工会广搭平台助推农民工素质提升 匠心服务蹚新径 五路并进办学堂

发表于 2022-5-26 15:38: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2年05月26日 第A2版)
  本报讯 莒县总工会创新开设农民工学堂,畅通“农工衔接、匠心配送、头雁引领、借梯上楼、蓄电储能”五大路径,搭建集德、智、技、艺全面提升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让当地农民工提素质、增技能,促创业、带就业,走出了一条服务农民工的新路径。目前,该县共创办各类农民工学堂27处,组织培训1.2万余人次,传授技术技能87项,实现就业创业6500余人。
  加强阵地建设,助推 “农工衔接”。面对结构化劳动力短缺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的特殊矛盾,莒县总工会聚焦全县产业布局和用工需求,发挥特色小镇、工友创业园、培训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资源优势,建立农民工学堂,为农民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有效转化,打造 “农工衔接”的助推器和孵化站。
  注重双向需求,专注 “匠心配送”。立足 “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建立需求反馈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企业职工需求,通过从工友创业园、高校、先进企业中聘请劳模、工匠、技术专家等专业人才开展技术精准配送,填补企业技术、人才缺口,就地培训、就地转化,实现培训、生产的无缝链接,全力当好职工岗位提升的 “配送员”。同时,注重职工综合素质提升,将党史教育、法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等纳入课堂培训内容,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养,让农民工学堂成为铸造工匠人才的大熔炉。
  弘扬 “三种精神”,深化 “头雁引领”。建立以农业劳模、产业劳模、优秀工匠组成的技能劳模工匠宣讲团,通过 “劳模工匠会客厅”进学堂活动,深入挖掘、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劳模工匠的引领作用,引导农民工向劳模工匠看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到目前,累计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学堂活动30余场次,参与农民工6000余人,让农民工学堂成为广大职工、农民工以德提技、以技促德、凝聚思想的“大学校”。
  拓宽培训路径,推动 “借梯上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带领学员走进先进企业、先进行业,拓宽学员眼界,主动与高效、机构对接,将各类人才“请进来”,推动现场教学、现场互动,提高技能本领。打破空间限制,发挥工会自身网络平台资源优势,在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和“齐鲁工惠”APP开通“农民工空中课堂”,通过在线播放、互动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实现学有所知、学有所会、学有所用。
  链接人才队伍,实现 “蓄电储能”。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模式,选拔优秀农民工、创业者、企业管理者走进大学,有针对性地接受专业、精准的培训服务,快速有效实现蓄电充能。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技术创新等活动,全面检验农民工学习成效,优化人才结构,挖掘一批优秀技能人才和储备一批优秀乡村人才,让农民工学堂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助力器。近年来,该县评选优秀农民工之星、优秀技能人才30余名,推出创新成果60余项,10人获评山东省、日照市农民工之星,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王立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