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0

情怀爆棚也要靠作品打底

发表于 2022-5-27 14:52: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北京日报
鲍南

最近,华语乐坛很是热闹。这边周杰伦演唱会视频集中重映,号称总观看量上亿;那边某综艺节目请来王心凌献唱,据说一曲《爱你》炸出全网中年男粉。此外,孙燕姿、罗大佑的“云演出”档期相撞,“该选哪个”冲上热搜……一时间,“怀旧风”“情怀风”吹得好不热闹。

对许多80后、90后来说,那个年代的华语流行乐坛,偶像派、实力派、唱作人,各路歌手群星璀璨;摇滚乐、说唱乐、中国风,各式风格争奇斗艳……没有垄断平台,没有流量算法,就靠作品说话、靠口碑流行,大量优秀音乐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了很多人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如今,80后、90后已告别校园,成为社会中坚,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和消费能力。当那些熟悉的旋律通过“云端”再度响起,自然有大批观众陷入“回忆杀”,热度惊人并不稀奇。

情怀再浓,也是靠作品的质量支撑的。时光匆匆,“那人那歌”却仍能“撩动DNA”,这是对经典音乐作品质量的最强认可,也给当下乐坛以深刻启示。流行音乐滚滚向前,音乐作品源源不断,但却出现了“流量不等于流行”“榜单在网上不在心上”等怪现象。有的歌手专辑销量创纪录,可路人脸懵“这是谁”;有的追星族对“榜单”“超话”“粉丝量”如数家珍,却哼不出两句自家“爱豆”的代表作……归根结底,今天的乐坛不再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是先拱流量,再炒热度,“丰盈的贫瘠”令人心忧。

流行音乐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中影响着年轻人的三观形塑,绝不能任其被流量经济所解构。近些年,从数字专辑设置购买上限,到取消各类人气榜单;从各家平台推出原创音乐人扶持计划,到下架失德艺人作品,流行音乐行业正在对流量经济纠偏,出现越来越多的向好势头。需要看到,今天音乐制作成本愈发走低,听众版权意识正在觉醒,网络发布作品简便易行,算法推荐还能帮助“草根”优秀作品被大众熟知,创作者正身处最好的时代。尊重创作规律,坚持“内容为王”,用匠心打磨精品,应当是所有音乐人努力的方向。

过去的经典并未过去,未来的流行一定会来。“怀旧风”“情怀风”相当动人,我们也期待,今天的中国音乐,能有足够精彩供明日回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