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回复: 0

20分进教师招聘复审,追求性别平衡不可让公平失衡

发表于 2022-5-27 14:54: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求智巷微信公号
孔德淇

近日,一张“厦门教师招聘资格复审名单”截图引发网友关注。在这份名单中,“小学语文教师(男)”这一岗位的第六名以20.13分的成绩进入了资格复审,而“小学语文教师(女)”岗位第六名笔试成绩为56分,两者相差了35.87分。有网友置评:笔试20分的老师能教好学生吗?选拔老师的标准是否合理科学?分性别招聘教师是否合理?男女招聘规则是否不同?

尽管进入复审名单并不等于被录取,但此事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缘何部分学校招聘教师分设男女岗位,厦门市教育局回应称,是为了解决某些学段、某些学科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

社会普遍认为,男教师具有阳刚、直率、坚韧等性格特质,在培养中小学生勇敢刚毅的个性品质、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持合理的教师性别结构,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近年来,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教育部统计显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逐年下降。2020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阶段的教师队伍中男教师占比分别为28.83%、41.19%和44.37%,相较于2015年分别降低7.44%、5.3%及4.29%。

男女教师比例失衡也带来了诸多衍生问题。一方面,男女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角色相当于家庭中的父亲母亲,缺一不可。中小学生在成长期缺乏与同性别教师交流互动,可能会对其性别意识、性格思维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国家放开“三胎”政策后,需要休产假的女教师增多,男老师“荒”导致教师季节性短缺,给学校教育教学安排造成困难。从上述现实问题来看,男女分性别招聘,适当提升学校男性教师的占比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但即便男教师数量稀缺,平衡教师男女比例也不能以放弃举才用能的公平原则为代价,为了平衡性别比例而平衡,给应聘者性别设卡设限。否则,平衡性别比例的初衷将荡然无存。而倘若因此把“无才无德”的人纳入教师队伍,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如何在确保招聘相对公平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招收和培养更多男教师的措施,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这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揆诸现实,男教师早已成为中小学校的“香馍馍”。然而,男性群体就读师范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意愿仍然偏低,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收入水平有限都是造成内驱力不足的原因。缩小教师男女比例差距,需要在制度、规划、政策、宣传等层面多管齐下,严守四道“关卡”:要做好教师队伍顶层设计,把好整体“规划关”;要从师范教育招生和培养体制入手,把好性别“入口关”;要持续提升教师待遇水平,把好预算“投入关”;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浓厚氛围,把好形象“宣传关”。只有社会各方倾注力量,建立起相关长效机制,方能真正破解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的发展瓶颈,确保整个师资队伍的均衡与稳定。

当尊师重教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当中小学教师待遇足以支撑提供体面的生活,相信有志于此的男性将不请自来。现在一些中小学引得名校硕博生纷至沓来,不正是此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