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28 08:23:59
|
查看全部
在国外写作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我曾先后去过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埃及、希腊、意大利、丹麦、瑞典、冰岛、加拿大、肯尼亚、南非等二三十个国家。去了,也就是浮光掠影地走一走,看一看,回头顶多写上一两篇散文,或什么都不写,就翻过去了。我从没有想过在外国住下来写作。可到了二○○九年春天,美国一家以诗人埃斯比命名的文学基金会,邀请中国作家去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写作,中国作家协会派我和内蒙古的作家肖亦农一同前往。
我们来到位于西雅图奥斯特拉维村的写作基地一看,觉得那里的环境太优美了,空气太纯净了。我们住的地方在海边的原始森林里,漫山遍野都是高大的古树。大尾巴的松鼠在树枝上跳跃,红肚皮的小鸟在树间飞行。树林下面是草地,一两只野鹿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那里的气候是海洋性的,阴一阵,晴一阵;风一阵,云一阵;雪一阵,雨一阵,空气一直很湿润。粉红的桃花开满一树,树叶还没长出来,长在树枝上的是因潮湿而生的丝状的青苔。我们住的是一座木结构两层楼别墅,我住在二楼的一个房间。房间的窗户很大,却不挂窗帘,我躺在床上即可望见窗外的一切。窗外是草地,草地里有一堆堆像是土拨鼠翻出的新土,每个土堆上都戴着一顶雪帽。再往远处看,是大海。海的对岸是山,山上有积雪,一切都像图画一样。
然而,我们不是单纯去看风景的,也不是专门去呼吸清新空气的,我们担负的使命是写作。于是,我尽快调整时差,跟着美国的时间走,还是一大早起来写东西。除了通过写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记下来,我还着手写短篇小说和散文。每天写一段时间,看到外面天色微明,我就到室外的小路上去跑步。跑步期间,小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我未免有些紧张。因为树林边有标示牌提醒,此地有熊出没,我害怕突然从密林里冲出一只熊来,把我拖走。还好,我没有遇到过熊。只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穿着头帽衫遛狗的男人,他的巨型狗看见我,不声不响向我走来。狗要干什么,难道要咬我吗?我吓得赶紧立定,大气都不敢出。狗只是嗅了嗅我的手,就被它的主人唤走了。
我们在美国写作遇到的困难是,美国朋友把我们两个往别墅里一放,只发给我们一些生活费,就不管了,没人给我们做饭吃。两个大老爷们儿,一时面面相觑,这可怎么办?肖亦农说,他在家里从来没做过饭,我说我做饭水平也一般。人以食为天,总归要吃饭,我只好动手做起来。我蒸米饭,做烩面,烧红薯粥,还摸索着学会了烤鸡和烤鱼,总算把肚子对付住了。利用那段时间,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西风芦花》,还写了两篇散文。其中一篇散文《漫山遍野的古树》,写的就是奥斯特维拉的原始自然生态。
有了在美国写作的经历,以后再出国,我都会带上未写完的作品,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我一般不参加夜生活,朋友晚上拉我外出喝酒我也不去,我得保证睡眠,以免影响写作。从文后所记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可以看出,我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莫斯科都完成过短篇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