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3|回复: 0

培育“生态工匠” 创造绿色奇迹 山东省农林水工会创新创优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发表于 2022-5-28 09:37: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2年05月27日 第A2版)
  本报讯 省农林水工会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培养绿色生态工匠、最美职工、身边的爱岗敬业榜样,发挥“领头雁”作用,大力培育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充分激发了系统从业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培育种质资源,“绿色生态工匠”显身手。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普遍盐碱化,“电线杆子比树多”是当地的真实写照。选育抗盐碱林草优良品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寿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杨庆山自2003年毕业后常年坚守林业一线从事耐盐植物研究和成果推广,20年来坚守初心,先后承担并参与7项盐碱地改良、耐盐碱植物选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参与培育林木植物新品种8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作为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率领团队13人不断创新种质资源,攻关技术难题,审定并且发证植物新品种17项、山东省林木良种7项;选育出了耐盐碱速生白蜡、乔木型柽柳等耐盐碱林木良种推广面积达500余万亩,特别是“鲁柽1号”中国柽柳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在潍坊滨海新区试种试验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地区海堤绿化无树可选的技术瓶颈。2020年,杨庆山被选树为“齐鲁最美职工”;2021年,被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评为“绿色生态工匠”。
  工作室搭平台,构建职工创新队伍“雁阵格局”。省农林水工会以有标志、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经费、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果、有创效“十有”标准为要求,大力培育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林科院工会依托黄河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山东耐盐碱树种研究国家长期科研试验基地、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培育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结合我省盐碱地荒山荒滩等困难立地精准绿化、绿色矿山建设、松材线虫等重大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海岸带保护等重点任务,积极跟着任务和项目展开技术攻关。省农林水工会突出打造线上线下职工全员创新创效服务体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创新成果发布、工匠技能展示、线上讲座等活动,展示交流职工创新创效成效。《功能性柳树新品种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柽柳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经济林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一大批林种创新成果相继涌现。
  深化职工创新创效,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以来,省农林水工会聚焦聚力黄河防洪减灾、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沿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沿黄重大支撑性农业项目等重点工程和示范项目建设,以“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创新、比文明、比管理、创精品”为主要内容,动员广大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生产一线人员,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技术创新暨推广应用竞赛和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提升职工素质,为创造黄河口盐碱地上的绿色奇迹汇聚澎湃动力。(张言国 郑腾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