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4|回复: 0

保持年轻的4个习惯

发表于 2022-5-31 07:59: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创 十点甘蓝蓝  十点读书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开播,如果说王心凌是最火的,那么徐梦桃一定是最受欢迎的。

她作为冬奥会冠军、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与演艺圈的人相处时,毫无社交障碍,发自内心的自信、快乐,感染了许多人。

之前的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拿到了自己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在此之前,她已经从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整整20年,参加过三次冬奥会。

32岁早已过了运动员的最佳年纪,也可以是一个人最佳年华的开始。

另一位被称为“跳台滑雪传奇”的葛西纪明,从19岁时就开始参加冬奥会,二三十岁的黄金时期,成绩却不怎么样。

直到37岁时,才“第一次感觉对跳台滑雪开窍”,此后,他在41岁时创造了人生中的最好成绩,夺得奥运会银牌。

回过头来他发现,年轻时只会肆意挥霍年轻的身体,30岁之后才知道,毫无章法的努力事倍功半。经历大量的试错之后,他终于在40岁之后找到了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的方法。

伴随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体力的退化是一种必然,只有灵活运用身体的能力,才能打造不疲惫的身体和不屈服的内心。



从10分钟跑步开始

葛西纪明认为,常把“好累啊”挂在嘴边的人,或是做什么都立刻觉得累的人,大部分都没有跑步的习惯。

尤其是40岁之后,耐力与肌力下降,导致新陈代谢率降低、体重增加、体内毒素排不干净,不但会持续加重疲劳感,甚至会降低免疫力……

这样一来,不只身体容易疲惫,精神也容易焦躁,身心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般来说,我们只注意到跑步带来的生理层面的好处,比如提升体力、减肥、排毒等,实际上,跑步还可以起到改善精神的作用。

在疲倦不堪想要转换心情时,在思考事情时,都可以跑跑步。

跑步不用刻意选择环境和时间,只要没有下雨,一个人到哪里都可以跑,也不需要昂贵的装备或跑鞋。即使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哪怕穿上运动鞋走一站地铁的距离,也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改变。

葛西纪明的诀窍是,从步行10分钟开始,把运动量定在不会让自己觉得有压力的范围内。

那些没办法迈出第一步或是没办法坚持运动的人,大多是把目标定得太高。

“必须要跑够4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办了会员卡,每星期不去打几次卡就赔了”……

结果一开始干劲儿十足,过不了几天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想动了。

把一开始的目标定得低一点,从“一开始10分钟就够了”到“最多30分钟就好”,没有压力,才能形成习惯。


柔韧比强韧更重要

关于运动,人们很容易忽略身体的柔韧度,40岁以上的人,首先要做的是通过肌肉伸展来打造“柔软的肌肉”,而不是进行肌肉训练以塑造“强韧的肌肉”。

长期久坐、长期不良姿势、压力等原因,都会让肌肉变得僵硬,伸展肌肉不仅能让身体更加放松,还可以预防运动伤害。

可以说,“身体僵硬”的程度与“心灵僵滞”的程度成正比。

作者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起训练,他和这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认知观念有很大不同,但是沟通起来却没有代沟的存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弹性思考方式。

柔韧的身体,与弹性思考方式是正相关的。

身体柔软度变高了,内心也会更加柔韧,心态也会更加宽容。

伸展类运动随时都可以做,但是在睡前或是觉得疲倦的时候做,效果会更加明显。

更重要的是,这种运动很放松,能够为身体减压、加速新陈代谢。也许它不会像跑步那样短期就有明显的效果,但只要扎扎实实地努力,就会回馈我们更好的身体。


优质的睡眠

随着年龄增长,从疲惫中恢复过来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慢。

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所需时间越来越长”、“半夜醒来好几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烦恼。

有人说,“年纪大了,那也没办法……”

其实,感受到身体变化、甚至是衰老迹象的时候,正是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不良习惯的契机。

作者一直坚持5个睡眠习惯,这让他只需要6个小时,就能从疲劳中迅速恢复。

一是尽量让房间保持一片漆黑,包括小夜灯、手机等光线,都不要在睡觉时出现。

光线进入眼中,会让大脑误以为“现在是活动时间”,导致你要花更多时间才能睡着。

二是严格遵守起床时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尽量保持在同一时间起床,就算脑中冒出“好想再多躺一会儿”的念头,也强迫自己打开窗户,让清晨的阳光照在身上,以调整生物钟。

三是想一些开心的事情,辗转难眠的时候,想想“下次放假要跟家人出去玩”、“要是彩票中大奖,就买辆新车”,想什么都好,重点是想开心的事。如果想着“明天的汇报一定要成功”这类与工作相关的事情,虽然是好事,但是会让头脑更加清醒。

四是午睡不超过半小时,超过30分钟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晚上睡不着,对第二天的生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寝具。有时仅仅换一套适合自己的寝具,就能大幅提升睡眠品质。一套寝具的保湿性、吸湿性、排湿性、轻巧性、高度、硬度、弹性等性能,每个人的偏好都不一样,适合自己要比昂贵更重要。


保持“不屈服的内心”

作者在20多岁时,经历了严酷的训练,身体已经达到极限,却一直没能取得理想中的成绩。不停地努力,却始终看不到成功的曙光,好几次差点内心崩溃。

“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了,我是不是只能如此了?”

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他意识到了自己精神层面的软弱,此后,他开始了精神层面的强化训练。

在此之前,他觉得训练辛苦是理所当然,自己要取得成绩,就必须意志力强大,只要感到不安,就会埋头苦练。

但是新的教练却把重点放在舒缓压力上,休息日,他们一起开沙漠越野车或者坐狗拉雪橇,玩个尽兴。

这样忙中偷闲、尽情玩乐,不仅提升了他的比赛成绩,也让他知道“精神柔韧”的重要性。

人到中年,各方面的压力都扑面而来,如果还像年轻时那样“正面对抗压力”,内心其实很容易屈服,就需要一些精神训练来提升内心的韧性,

作者将其总结为“三角形法则”,包括:不让头脑感到疲倦、用笑容和语言创造正向思维、唤醒跃跃欲试感。

腾出一块“完全不想任何与压力来源相关的事的时间”,学会管理压力,心情会变好,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向上。

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段落。四十岁之前是人生的“储蓄”时期,而四十岁后是“投资”时期。

年轻的时候,以投资为名,浑浑噩噩地四处玩耍、乱买衣服,四十岁后不必再做形成自我的“储蓄”工作,而是该思考如何将之前建立的人生和储蓄的经验进行投资,包括肉眼看得见的资产和看不见的资产。

投资健康的身体、强韧的精神,任何年纪,都可以是全新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