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下正值毕业季,不少毕业生正忙着进行论文答辩。在不少高校里,论文重复率的高低是决定毕业生能否顺利参加答辩的前提。重复率超过了一定标准,往往意味着毕业生需要修改论文或延期答辩,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学位的获得。
学校往往利用第三方数据库平台对毕业生论文进行重复率的抽检工作,不少毕业生会提前选择自行查重,以便能够符合学校要求。据媒体报道,个人查重少则一百多元,多则上千元,商家坐地起价的行为并不少见。“查重”,一个让不少毕业生都头疼的话题,每到毕业季总能引发关注。
论文查重,实际上是利用论文数据库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此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知网的纠纷,以及中科院停用知网数据库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关注。在此期间,人们对于知识数据库如何合理利用、数据库平台如何实现学术共享进行了大量讨论。
当下,论文查重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也说明了在这个问题上,依然需要对学术知识平台的服务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化管理,需要把这个问题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去解决。
学术数据库为人们提供了一套论文查重的解决方案,这本身有助于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也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说,日常商业化功能的发挥,保证了平台的顺利运营,但商业化与公共属性两者如何达到平衡,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方案。在人们对这个话题关注热度不减的当下,相关平台更应当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做出积极的回应。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除了个人查重成本高企外,论文查重引发关注的另一方面是,重复率的量化标准依然有可以商榷的空间。在大学的专业设置里,不同学科的论文产出有着差异化的一面。
理工科强调实验数据,社会科学强调田野调查,文史专业则强调引经据典。特别是在传统文献研究方面,对一部古籍进行校对、阐释时,需要大量引用原始文献。严谨是对学术应有的态度,但呈现在论文的写作方面却是有差异的。
因此,统一的重复率量化标准,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判定,但也有应当改善与细化的地方。对于学术论文而言,它考查的是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如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量化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少则一百,多则上千,个人论文查重费用成了不少毕业生的一块“心病”。查重成了一种新的压力,这样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有的论文查重环节中,如何更好地引入市场机制,让价格透明化,并且能够结合毕业生情况,让论文查重不再成为一种金钱上的负担,让查重回归本来的意义,需要多方面的合力。(王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