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仁斌
《惊蛰》是四川作家杜阳林2021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川北一个叫观龙的村庄为背景,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徐秀英在丈夫凌永彬患病身亡后,带着自己的五个子女艰难生活的故事。丈夫去世那一年,长女采萍13岁,二子云鸿8岁,三女采芹7岁,四子云青4岁,五子云白尚在哺乳中。十年之后,徐秀英14岁的儿子凌云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成为观龙村的一个奇迹,这便是小说的结尾。故事发生的场景并不复杂,质朴的叙事风格中夹杂着浓郁的川味方言,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由此徐徐展开。
然而,《惊蛰》却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小说。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川北偏远的观龙村,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贫穷,就像一个无解的漩涡,是摆在人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小说围绕徐秀英一家大小,为寻求简单的生存而展开话题,她必须把这五个未成年的子女养活,哪怕是苦一点也行。然而,同村的村民向这一家人投来的多是异样的目光,包括和凌家有着知遇之恩的堂叔陈金柱一家,对徐秀英也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在内心更多的是鄙视和仇恨。一个村庄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在物质贫乏的农村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复杂起来,甚至缺少了最基本的尊重和同情。孙铁树的老婆岳红花,因为丈夫曾经喜欢过徐秀英而耿耿于怀;陈金柱的老婆刘翠花,并不感念凌永彬的父亲收养丈夫的恩德,反而对凌家事事阻挠;就连岳红花的三个儿子孙大龙、孙二龙、孙三龙,对云青也是一副以强凌弱的姿态。人性的“恶”在这样的人情冷暖中暴露无遗,徐秀英一家在观龙村只能够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从不敢横生枝节。把几个子女抚养成人,成为徐秀英生活的全部,她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未来的生活,任凭媒人花巧婆磨烂了嘴皮,徐秀英始终没有改嫁的打算。支撑徐秀英的,有一半的力量是死去的丈夫凌永彬的爱,遇到过不了的坎,徐秀英都能感受到,丈夫凌永彬在注视着家里所发生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力量给了徐秀英生存的勇气,这就是人性的善意。徐秀英一家的遭遇和苦苦挣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并非个案,同村的邻里之间,也不完全是落井下石。小说中的周爷和上官夫妇,韩老师和他的女儿细妹子,甚至走村串户的小木匠,他们都是一群心怀善意的人。也正是这些人性的微光,让徐秀英和她的孩子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作者做出这样的情节安排, 我认为并不仅仅是为了推动故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想告诉读者,社会是多元的,有丑恶和仇恨,更有关怀和鼓励。
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惊蛰》中,除了主人公凌云青之外,作者还刻意塑造了另外几个十分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也许出场并不多,但却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陈金柱的小女儿吉祥,她的天真和善良,成为这个近乎扭曲家庭的一抹亮色;从省城“逃离”到观龙村的周爷和上官夫妇,有着不为人知的惨痛遭遇,但他们始终隐忍和回避自己的苦痛,用更多的精力热心帮助村民,成为大家的精神支柱;韩老师的女儿细妹子,她对云青的同情和无私鼓励,让云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乡间郎中吴中孝,用了六个月时间,把身患重病的云青带到家中医治调养,使得病入膏肓的云青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在近些年的农村题材小说中,《惊蛰》算是很难得的一部。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推出单行本后,不到8个月的时间,连续加印了8次,这足以说明,这是一部可以让人喜欢的小说。我要感谢杜阳林先生,为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一段远去生活的回忆。在通读《惊蛰》的过程中,我完全没有勉强自己的意思,巧妙而顺理成章的情节推动,地道有味的川北方言,悉心把握的人物细节,在整篇小说中,值得玩味的地方可以说随处可见。如果要说遗憾的话,我觉得《惊蛰》还应该有一个更为生动的续篇,因为对主人公云青来说,崭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启,他的哥哥云鸿学成之后去了远方,被感情纠结的小木匠离开了他的师傅师娘,在新的历史洪流中,他们又将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答案,喜欢《惊蛰》的读者都充满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