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7|回复: 0

涵养应有的清澈和纯粹

发表于 2022-6-14 14:30: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辛士红 来源:金台新声

  1936年初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重重封锁来到中国,冒险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记录了毛泽东同志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讲述的红军的故事、苏区的故事、长征的故事、延安的故事。他在此基础上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如此描述对中国共产党的观察:“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革命前辈这种清澈的气质、纯粹的品质,穿越时空、熠熠生辉,给人以美好,感召人前行。透过这种精气神,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打动人心的力量。它是“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的坚定,是“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担当,是“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无私奉献,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共青团干部“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这种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清澈和纯粹,不是靠服饰装扮出来的,而是本色的自然流露;也无需用什么符号去标注,而是人格力量的充分展现。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回溯党的奋斗历程,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凭借人格力量,养天地正气,令人叹服不已。杨得志同志在回忆录《崎岖的井冈》里有这样的记录:在井冈山时期,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究竟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今天,我们身边同样不乏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热诚、敬业、坦荡、无私,散发着人格的光辉。他们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行动最快的那一个,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从他们身上,人们看不到随波逐流、深沉世故、装腔作势,看到的是冲锋在前、勇于担责、永不懈怠。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涵养应有的清澈和纯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革命前辈谢觉哉有句诗写得好:“可有尘瑕须拂拭,敞开心肺给人看。”广大党员干部常补精神之钙,勤掸思想之尘,多思贪欲之害,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能让人迎面感受到不掺一丝污浊的清澈、不含一毫杂质的纯粹,抵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