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回复: 0

青年“摩擦性失业”难题怎么破

发表于 2022-6-17 11:1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不过,青年失业率的问题令人忧虑,全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8.4%,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

  从理论上来讲,青年失业率之所以普遍比较高,是因为青年人出于对未来较高的预期,因而更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劳动力市场中搜寻满意的岗位。比如一些年轻人愿意花费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来考公、考研,或者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从而使“摩擦性失业”上升。

  另一种“摩擦性失业”则表现为一些年轻人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培训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事实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着“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也是导致青年人失业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目前我国青年失业率高企的根源,还在于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和市场主体的低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因素增多,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问题突出。而许多市场主体在疫情反复冲击、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下,生产经营发生困难。特别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服务业,更是受冲击严重。劳动力需求的下降,使得青年人找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因此,要降低青年失业率,首先需要稳增长。要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将各项稳增长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力保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其次,稳就业关键要稳市场主体,在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要加大稳岗补贴的力度,激发企业活力,吸纳更多青年人就业;再次,需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使劳动力供求更有效对接;此外,要重视对青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技术进步的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青年人也需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更多地到基层去,到生产科研一线去锤炼自己,积极寻找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广阔天地。 (李长安,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