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深圳、上海等重要城市,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受到影响。为全面评估、了解疫情对上市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证券时报联合资本市场合规智能管家——价值在线,发起疫情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问卷调查,调查期间共收集到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填报的有效问卷507份。 
价值在线是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科技和合规科技的代表企业,致力于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提供AI+SAAS服务产品“易董”、合规专业咨询、ESG咨询、投关产品及服务、大数据服务等,助力上市公司合规发展。本次调查以线上问卷形式展开,参与问卷的上市公司覆盖了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近8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占比31%)、深圳(20%),北京(6%)等重要城市。从行业看,受访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制造业,占比达到57%。由于员工多来自制造业,受访人员任职的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主要集中在“1000~5000人”,占比为43%。从市值看,93%的受访人员任职的上市公司市值规模集中分布在500亿元市值以下,其中100亿元以下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最多,占比69%。企业类型主要为民营企业,占比69%。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部分上市企业正备受停工停产、订单萎缩、成本激增、物流不畅、产业链“断链”等问题困扰。 
需求萎缩订单减少 
疫情下,相关行业订单变化情况备受关注。一方面,由于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另一方面,疫情对物流运输速度放缓的影响仍旧存在,供应链瓶颈难以在短期内彻底缓解,订单交付受到极大影响。此外,国内多地陆续封控,也导致工厂生产稳定性较差,部分订单流向海外。 
超过九成的受访人员认为疫情对公司年度销售计划落实会产生影响。88%的受访人员认为疫情影响下,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导致订单减少。其中,认为减少程度超过三成的受访人士占比超过20%。 
作为这一波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从3月份开始,上海继“半封城”之后,又进入“全域静态管理”,上海及整个长三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到封闭式防控的深度影响。上海市金山区某大型制造业上市公司董秘宋女士向记者介绍,物流受阻使得公司生产只能依靠库存原材料,以及跟江浙周边供应商协商,通过各种渠道小批量供应订单。同时,公司生产好的成品出不去,但下游企业依然在运行,这使得客户后续订单有向竞争对手转移的风险。 
面对以上不利情形,该公司积极应对,在厂内实行闭环式生产,以确保解封后物流顺畅时,订单尽可能及时地交付到客户手中。此外公司也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将生产成本尽可能压缩。同时,公司在上海之外的境内外生产工厂,目前已将确保生产交付排在首位,以保障订单的交付与延续。 
一家总部位于深圳,并在华东、华南及境外地区设有生产基地的通信类上市公司,其相关负责人柳先生表示,疫情以来,公司订单有部分减少和流失,订单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疫情原因导致在途订单交付减缓,已接订单不能按时产出交付和已完成订单成品不能送达到客户仓库;二是深圳和长三角工厂先后受到疫情影响,存在客户考虑新的订单转向不在疫区的竞争对手的可能。此外,目前在途订单受疫情及物流影响,交付压力较大。 
欧科亿是一家以高精数控刀具为主营业务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司近日通过互动平台透露,目前,受上海疫情影响,公司主要通过更改出境港口解决出口订单发货问题。由于部分刀具进口受疫情影响,公司也会收到部分替换进口刀具产品的询盘和样单,完全填补其空缺还需要时间。 
此外,产业链订单转移海外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有13%的上市公司认为本公司或产业链有订单转移到海外,受访人员认为公司或产业链订单转移海外的主要原因是“海外疫情影响趋缓,产能逐渐恢复”、“国内人工、材料、土地等成本上升”及“我国疫情带来的物流等影响”。记者采访发现,有相当比例的采访对象担忧疫情推动了产能对外转移,未来可能转移至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柳先生透露,据其了解,凡有覆盖境外业务的通信企业都受海外订单转移影响。一方面,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税收问题会影响北美区域的订单。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对生产供应链影响逐渐变弱,但国内疫情反复导致的生产和供应链压力比较大,且未来因疫情影响的供应链及生产的不稳定性无法估计,存在部分海外订单逐步向海外同行转移。 
飞亚达近日在接受机构调查时表示,疫情对供应链订单未来的影响取决于疫情的控制速度和解封速度,越快影响越小,越慢影响越大。短期来看,部分客户的国际订单会转移出去,如果不能尽快控制,一些订单会长期转到海外。但由于公司与客户的粘性,会跟着客户走到东南亚以及海外其他地区,进行整体的长期服务。 
此外,疫情还对国内企业承接海外订单产生不利影响。 
蓝晓科技近日在接受调查时坦言,受到国际疫情的影响,近两年来,公司商务人员一直未能海外出差,同样也没有海外客户入境商务交流。由于无法进行现场的商务交流和技术实验,且金属领域的项目金额也较高,大型商业化订单的落地节奏也有所延长。 
欧科亿董事长袁美和4月21日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因为疫情影响,部分国际展会取消,但是我们和国际市场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疫情终会结束,海外买家迫切需要中国刀片。特别是地缘冲突发生之后,对全球供应链有一定扰动,东欧国家正在主动寻求中国刀片供方,已经发来若干询价消息。” 
订单不足,已导致部分企业采取员工放假等形式应对。4月22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硕贝德精工发布部分员工放假通知,表示因公司目前订单大幅减少,拟从4月22日起,陆续对部分人员分批放假,放假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