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4|回复: 0

“智慧工地”上的劳动竞赛

发表于 2022-6-22 12:53: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围绕工期节点、关键领域广泛深入开展班组赛、阶段赛、攻坚赛,让竞赛指标火力全开。”6月9日,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基层重点工程专项劳动竞赛启动,以驻晋铁建企业为主的14家参赛单位代表齐声宣誓,将围绕国家和山西省重点工程开展“七比一创”劳动竞赛。
  此项竞赛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4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山西省重点工程中全面铺开,还延伸到驻晋铁建企业承建的“一带一路”建设海外项目。
  竞赛启动仪式在集大原铁路3标段朔州南制梁场举行。与会代表观摩研讨了“智慧工地”提升劳动和技能竞赛质效的探索实践。
  3标段承建方中铁三局集团近年来全面推动标准化工地建设,构建起工地智能监控和控制体系,在通过“智慧工地”平台强化项目管控的同时,也推动项目劳动竞赛从最初以激发劳动热情,转向提升技能素质、培育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多元目标。
  “N06-4,加工(根)300,未加工(根)996,进度23.15%。”在制梁场钢筋加工棚内,数台落地立式的电子屏幕实时呈现每种钢筋部件的当前加工进度。甚至每个部件的下料长度,也能以动态图的方式呈现。
  “干了多少活,一清二楚。大伙都拉满弓、铆足劲,按生产节点完成任务。”钢筋加工师傅高德才告诉记者,运用数控等技术,加工钢筋零部件可实现自动上料、自动焊接、网片自动加工等。过去这道工序需25人,现在只需五六人。
  入场施工半年来,制梁场已投入27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建设了智慧指挥中心,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等全方位无死角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使每个施工环节“可视化”。同时,也推动劳动竞赛更安全、更高效、更节约。数十种规格的钢筋零部件,过去需要30名工人,绑扎成箱梁“骨架”。现在13名工人每天能绑扎两套,最终浇筑成每片重达700多吨的箱梁,承载高铁飞驰而过。
  通过传感采集设备,制梁场实时将箱梁吊机运行全过程数据留存至数据平台服务器,不仅有效预防龙门吊机械超重超载、碰撞等安全事故隐患,也让安全看得见,事故可留痕、可追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