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0|回复: 0

对“花式卖房”不必过度苛责

发表于 2022-6-23 17:50: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两份流传的楼盘营销海报令人感觉脑洞大开:一份是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建业河畔洋房推出的“小麦换首付”活动,“2元/斤,小麦换房”,最高可抵16万元房款;另一份来自河南开封市杞县的建业城,只不过主角“小麦”变成了“大蒜”——“5元/斤,大蒜换房。”

  在近期各地陆续出台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等“花式卖房”措施的当下,“小麦换房”“大蒜换房”可以说“花”出了新高度。不过,就目前社会各界的评价而言,这一举措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以“大蒜换房”为例。大蒜种植是开封杞县主要经济产业之一,受疫情和经济走势影响,今年大蒜价格只能卖到1.3—1.5元/斤。如果能选择以5元价格卖给开发商,相当于用三分之一的成本撬动首付,对有意愿进城安家的农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同时,开发商借助这一奇思妙想,挖掘了农民的购房潜力,提升了购房者的购买能力,有利于去库存,盘活资金链。

  因此,尽管“花式卖房”被不少人戏称“玩花招”“搞噱头”,但就结果而言,开发商确确实实让出了利润,对消费者而言也降低了购房门槛,客观上对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带来了利好,是一项“接地气”“有新意”的实招。

  市场经济,买卖自由。开发商瞄准农民“量身定做”进行营销创新,农民也愿意为此买单,不必过度苛责。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花式卖房”在降低首付门槛的时候,也带来不少隐忧。一方面,当前开发商去库存的压力比较大,在千方百计把房子卖出去的同时,能不能确保按时保质交房?另一方面,很多农民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稳定的还款来源,何以保证首付之后持续的还贷能力?可见,“花式卖房”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利益,更关系到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管力度,强化信贷风险防控,让真正有需要的人买到房子,别让助农的好措施变成伤民。

  透过这一现象,也要读懂“花式卖房”背后的楼市焦虑。今年以来,针对楼市、房企、购房者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其目的正是为了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从而发挥其对“稳经济”的作用。对于县城而言,“稳经济”的压力更大,一些地方喊出了“买房给补贴”“购房提供就业岗位”的口号,甚至有的地方将购房与社区考核挂钩。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都应该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同时还要看到,县城房地产的未来,取决于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与完善,而不是几张脑洞大开的海报。(扶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