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3|回复: 5

[话题探讨] [正方]农民工的“挑剔”是企业成长的镜子

发表于 2011-4-11 19:58: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资可以不太高,但福利要好,特别是要有正常的节假日休息。同时,希望公司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好一些,文体活动多一些。另外,单位周围的配套设施要完善,不能在偏僻的地方,要有商场、饭店、网吧等。”农民工梁瑞希对工人日报记者如是说。

小梁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但是能给予他的企业却不多,相反,很多企业却嫌他挑肥拣瘦。“月薪两千嫌少、福利待遇得好、周边环境要完善配套,现在的农民工是越来越不好招了!”企业招工人员这样回应。

两者之间的认识差距就是这些年各地出现农民荒的根本原因。双方要达到无缝连接相处,笔者觉得企业应该主动伸出橄榄枝。

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合理要求。过去,企业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认为中国最不缺的是人。随意裁员,恶意欠薪,劳动条件差,工资随意定。这样的便宜让企业占尽占完,在劳动力富裕时,还可以容忍。

而今,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了市场,新生代农民工比父辈有文化多,法律意识强,对劳动和生活条件要求高。有些企业依旧抱残守旧,顽固不化,试图用对待老一代农民工的方法对待新生代。聪明的企业领导人早已看到这个变化,他们顺应时代要求,重新认识农民工的合理要求,早已从心理上把农民工当做自己的正式职工看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他们的合理需求。

二、用实际行动,解决农民工的合理要求。在思想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就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怎么做呢?

首先,厂址要选在人口较多的地方,不能只图地皮便宜,建在偏僻地方,那样后勤保障难度大,员工感受不到现代化城市气息,谁还愿意去?

其次要依照《劳动法》规定,保证员工的劳动时间,每天8小时,每周5天工作制。这是法律规定,既然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益,企业就应该保障。农民工缴纳“五金”和工伤、生育等保险一个不能少,现在人都很聪明,横向一比,隐性的优点就显现了。你招不到人就不奇怪了。

再就是要不断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在业余时间不妨由工会组织几场篮球赛,不定期的开开舞会,花不了几个钱,既丰富了农民工的生活,还活跃了企业的氛围。说不定,小伙姑娘们还会因此相互爱慕,成就一番婚姻,何乐而不呢?

最后就是要创设条件为农民工成长搭建平台。可以进行技能比赛,促进农民工之间在技能上你追我赶,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在自我学习、自我磨练上,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组织农民工进行业务培训,由内部的老工人和技师进行操作与理论培训,以点带面,以老带新,让老员工不担心自己老了会被企业淘汰,也可以让年轻员工得到成长的机会,即使这个企业不需要自己也不愁没有饭碗。其实,自己培养起来的员工轻易不会自己跑的,何需再去不停的招人,何忧企业不发展?

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了农民工的权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了,把他们的“挑剔”看作检查自身工作的一面镜子,不断加以改善,农民工也没有什么可“挑剔”了,人心顺了,企业也就成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12:26:03 | 查看全部
企业应当不断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踏实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3:28:22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2 20:48:39 | 查看全部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勇于挑剔职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2:46:42 | 查看全部
好条件是每个人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5 20:07:27 | 查看全部
农民工的“挑剔”是企业成长的镜子——这个比喻太恰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