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回复: 0

“水果喜报”花式宣传高考分数,该消停了

发表于 2022-7-1 08:4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钱江晚报
项向荣

近日广西南宁、钦州等地不少学校疑似用芒果重量借喻高考成绩,其中有学校发文称:“今年盛产优质大果率高达近95%,其中超级大果(超过600克重)有近600颗,还有近30颗顶级果王。”

为了宣传升学率,晒高考高分,如今的高考高分炒作宣传花样可真多了去。有的称桃子熟了,果实累累,“吸引着来自未名湖畔和荷塘月色的超大订单”;有的称荷花再度盛开,“直径600㎜以上的达203朵”;还有的用葵花籽数量或者玉米的收成比喻高考成绩,甚至还有以715公斤的帝王蟹来比喻高考状元的分数。看似打哑谜,但人们稍一琢磨便知。这些“水果喜报”之类的花式宣传,飘出的不是水果该有的甜蜜味道,而是怪味。

近几年来,教育部门严禁任何形式宣传高考成绩、高分考生。今年初,教育部又发文提到,要坚决扭转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严禁以各种方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同时,不仅学校不能炒作,教师也不能炒作。

这些年来,类似的高考分数炒作愈演愈烈,已经制造了社会焦虑,影响正常的教育生态,非常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因此教育部门作此决策,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改头换面的高考通报自以为手法巧妙,但其实是一种低级的手法,让人看了就像吃了一颗怪味豆,不仅没有起到原来的激励作用,而且客观上呈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示范,因此被“封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教育主管部门严禁以各种方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以让年轻一代能够摆脱“唯分数论”的境地,与那种过于功利的教育理念彻底分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