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幸福来自成就感,来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 -- 富兰克林·D·罗斯福
创造是实现幸福的前提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义井王凤社区:杨雪梅
幸福总是要靠自己去追求的,这是实现幸福的前提。幸福不会凭空降临到一个人的身边,它总是钟情于那些勤奋学习、辛勤劳动、敢于创新的人。
充足电,才有能力创造幸福
要创造幸福就要给自己充足电,就要主动、自觉、勤奋地学习,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争取幸福生活的赛跑。作为一名班组员工,我们要有进取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应该将身心彻底融入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己岗位实际的学习方案,转变观念,不断更新业务技能知识,让自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生活及工作紧密挂钩。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激发学习的勇气和动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勤劳动,才有可能创造幸福
要创造幸福就要辛勤劳动。革命老前辈谢觉哉说:“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农民劳动得到了收获,工人劳动出了产品,医生劳动治好了病……”对于我们班组员工来说,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拿到属于我们的劳动报酬并得到领导的赏识,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不会忘记,班组天地1032期曾报道过三根手指垒起“幸福大厦”的杨庆林,他用左手的三根手指费力地夹起钢笔练习写字,断指处被磨出了血,仍每天坚持抄《新华字典》5个多小时;他反复多次直到断指伤口处流出鲜血,才艰难地将管钳拿在手里,却握不稳,一不小心,10多斤重的管钳便会砸在脚上,但每天都要练几次,终于能用他特殊的姿势熟练使用管钳了;练习电焊时他的掌心磨出了血泡,手臂被焊花灼伤,眼睛、脸被高温的弧光烤得通红,火辣辣地疼,衣服更是千疮百孔。三个月过去,当他熟练地操作电焊工具时,手臂上还有岁月无法抹去的一块块疤痕,左手的三根手指也因长时间超负荷使用,关节已肿大变形。最后,他终于实现了不拖累父母,不被企业照顾,不白活一辈子的幸福。杨庆林,就是我们班组员工中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典范。我们每一个靠自己劳动去生活的员工都是有体面的、幸福的,无论你一个月挣一千还是一万,因为我们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谋生。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对于劳动的快乐已经很少有人能体会,我们有必要重新拾起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最朴素的价值观,树立起“劳动最光荣”的理念。
敢创新,才有机会创造幸福
要创造幸福就要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就是要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进而得到创新。班组员工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充分利用企业为你搭建的平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现在,我们班组员工需要有冒险的精神、敢于创新的魄力,在不断学习进取,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在创新中实现人生价值,享受幸福。
生活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去创造,要把幸福聚焦在对知识的追求上、辛勤的劳动上、敢于创新的魄力上。创造是无止境的,我们班组员工的幸福也是没有终点的,幸福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一天之计在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春天里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