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一系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密集落地,不仅为市场主体提供“真金白银”,也为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赋能添力。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正在平稳有序落地,其中微型、小型、中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梯次性集中退还的任务基本完成。对此,市场主体感受如何?企业家又有哪些期待?
缓资金压力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退税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说,他们近期从全国选取1.5万户典型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留抵退税款中的39%被企业用于增加采购原材料,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24%被用于投资及研发支出,助力企业升级改造,扩大投资规模;10%被用于房租、水电等日常运营支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其他退税款被用于支付账款和工资薪酬等。
“上半年企业享受退税金额9.17万元,缓缴金额177.85万元。这些释放出来的资金,一方面能实打实地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激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京辉”)董事长孙国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充分享受到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带来的红利。
在孙国春看来,今年国家实施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退税减税规模历史空前,税务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政策实施工作突出了精准性和有效性,这些安排及时详尽、符合实际,打出了以制度性、阶段性、一次性举措相结合的组合拳。
孙国春认为,今年是我国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环宇京辉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企业作为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的载体,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家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及氢能大数据于一体的氢能源上游完整产业链企业。受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发展压力剧增。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我们提供立体式的政策支持,通过‘减、免、缓、退’一系列政策让企业获得‘真金白银’,减轻了税费负担,增加了现金流。”孙国春说,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北京疫情形势相对严峻,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让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环宇京辉所在地的燕山地区税务局为企业提供了精准、快速、便捷的服务,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以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一家日料店负责人廖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疫情反复对餐饮业的日常经营影响很大,尤其是5月1日至6月5日,因疫情防控要求,北京所有餐饮门店暂停堂食服务,这让店里经营入不敷出。“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五六万元,停止堂食以后,一天只卖几千块钱,最少的一天仅卖了700元。好在企业及时享受到了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了资金压力。”廖女士庆幸地说道。
落地稳 见效快
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对于疫情下的企业来说,犹如春天里的及时雨,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加了可支配利润,更是帮助企业稳定资金,确保充裕的现金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企业家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稳、见效快”给予积极的评价。
北京清谊厚泽投资有限公司CEO王文宇对本报记者表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政策,让企业看到了“真金白银”的让利,对于疫情下运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及时、有效、快速地恢复活力,从而助推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他看来,新的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不仅落地稳、见效快,更是一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实在在的惠企助企政策。
宁乡大成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海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实施的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从免税、减税、退税、缓税暂停预缴、社保费降费和缓缴等六大类支持政策落实实施,政策具有普遍适用、措施全面、中央地方上下兼顾的特点,给小微企业来了一场“及时雨”。
建立税收优惠长效机制
受疫情影响,许多企业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创新举措,帮其渡难关、增后劲。
王文宇表示,税费支持政策红利对助力企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国家各地各级政府对于组合式税费政策落实能够一以贯之,建立扶持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企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孙国春希望,税务相关部门能继续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充分利用税务大数据,开展“画像式”“滴灌式”宣传辅导,让企业更轻松地学习掌握政策,更高效、顺畅地享受税费优惠。
在廖女士看来,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的困难,也是助企纾困解难的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她希望可以延长企业税收优惠期限。
陶海军认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更好落地,要抓好落实过程中的偏差。一是要扫盲区,尤其是对县、乡镇小微企业的政策传递,避免信息传递滞后和传递盲区,减少政策的传达偏差。二是加强对地方税务人员的政策学习和对政策意义的认识,减少政策实施的人为偏差。三是加强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策认知,通畅政策实施的一致性,规避政策落实的地方领导“短视”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