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2|回复: 0

一卷生动的川西风情画 ——读《青城往事》有感

发表于 2022-7-8 11:1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何民

2022年,82岁的四川老作家汪浩(汪广忠)先生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青城往事》正式出版了。《青城往事》是一部以川西方言写成的小说,许多场景的描写,人物的活动,语言对白等,都具有浓厚的川西地方特色,读起来感到风趣、生动、幽默,有时甚至还有点滑稽。

小说分为《风云》《坝雾》《山雨》《晴天》四卷,以青城山和川西坝子为背景,采用非虚构的写作手法,描写了1947年至1950年初发生在青城山下的革命斗争故事,塑造了以陈昌远为主要人物的川西地下党员的光辉形象。汪浩先生是地道的都江堰河西人,他运用娴熟的川西方言将发生在青城山下的一场革命斗争故事,一段波澜壮阔历史,一卷生动的川西风情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选择了川西乡村作背景,细致而生动地将人物和故事放在川西的民情风俗之中娓娓道来,极具地方特色。

小说开篇是用一段唱词将太平场介绍给读者,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接着是太平场的各色人等悉数上场,无论是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区长,还是袍哥舵把子、乡长、保长、甲长,都有恰如自己身份的亮相,就是一般的老百姓,汪浩也能根据不同的职业和身份对这些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生动的描写。

如写张子渊进茶铺一段:他左脚刚踏上紫气来茶铺的街沿坎,茶铺内就有好几个人同时举起用拇指、食指、中指头捏着的纸币喊:“幺师,倒茶,张大爷的茶钱我给了。”“张大爷的茶钱,罗保长给了。”眼急、手勤、腿快的茶倌马幺师泡好茶,收了钱也高声唱道。然后掺着一路的开水回到火炉旁。

描写非常生动传神。

由于汪浩对川西乡村的民情风俗太了解了,太熟悉了,因此在他的笔下那些民风民俗写得活灵活现,简直就是一幅川西坝子的民情风俗画。如果没有对川西民情风俗的十分了解和熟悉,是描绘不出如此生动的画面的。

这样具体形象又生动有趣的描写,文章中有很多。而在青城山轿夫抬滑杆、太平场的集市、茶铺子喝茶、出丧活动等场景中,都有精彩的民风民俗画面。

书中还有不少场景是通过另一种特色语言来表现的,这就是说唱。说唱在旧时的川西坝子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宣传和娱乐方式,是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文艺。除了开篇就有一段说唱来介绍太平场外,如唐之哉的金钱板在茶铺子里就打得有声有色。如写青城山李独娃家况的山歌:“尖尖山,二斗坪,茅草蓬蓬芭芭门,玉麦菜汤胀死人,想吃干饭啥万不能。”既生动风趣,又饱含辛酸。这些唱词给小说增添了不少川西民俗特色,均得益于作者本身就是民间文艺家,早年曾创作和演出过不少有地方特色的金钱板、莲花闹、清音等说唱作品。因此写起来是得心应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