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36|回复: 1

【写作课--782】采访提问的6个方法

发表于 2022-7-10 15:25: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启文

  记者采访提问有很多方法,其中比较有效的是以下6种。现介绍给大家——

  1、开门见山

  也就是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这种方法适合采访一些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学者等,他们往往是有知识、有见地的人,跟他们交谈无需绕弯子。

  当然,这里所说的开门见山,也不是见了面就直盯盯地问,在提问之前,简要谈上几句得体的话也是很讲究的。

  2、迂回启发

  也就是说不直接提问,而是从侧面绕点圈子,然后再把谈话引上正题。这种办法适用于不肯谈、不善谈,而且见了记者就拘束的人。

  在谈话前,尽可能地熟悉对方的特点,从对方最熟悉、最关心的事情和问题谈起。比方说,可以谈一些社会观象、自然现象,以至柴米油盐等,这些绕圈子的话实际上也是在沟通双方的感情。

  3、激将刺激

  有的采访对象,心里有很多话,可由于种种原因,却不愿意谈,或者只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适当采用刺激对方的办法,用比较尖锐的问题激发对方,促使对方谈心里话。

  4、抛砖引玉

  有时采访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工作生活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可以讲一些类似的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让对方谈出更多有价值的话。

  但切忌不可诱使对方说假话,也要防止对方为迎合记者的口味顺着竿子爬,讲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失去他自己原有的价值。

  5、恰当验证

  在采访中常常会有些事情或情节、数字、时间把握不准,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核实求证。如果直截了当地让对方重复回答,既不礼貌也容易引起对方反感。

  此时可以把需要证实的问题当作已知的问题提出来,引起对方的注意,或暂时先把没听清的问题记住,根据采访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找合适的机会逐一进行验证。

  6、粗细结合

  在问过“你对中美贸易战有什么看法?”“你怎样看待网络暴力?”此类广泛开放性的问题后,为了防止泛泛而谈,记者要接上严密的提问,多问几个“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 “这是不是像——” “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

  (作者为媒体研究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15:25:24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