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回复: 0

【推进“产改”进行时】重庆强化创新创效提升“产改”含金量

发表于 2022-7-10 18:40: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仕强)“以前,由于国外技术垄断,我国己二腈产品自主工业化生产完全是空白。如今,我们攻克了10万吨/年己二腈项目。”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总工赵风轩告诉记者,该公司建成的首套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装置已通过专家鉴定。
  华峰化工公司是重庆市涪陵区“产改”试点单位,以赵风轩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成为该公司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平台。公司工会负责人说,赵风轩是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己二酸行业的专家型人才,在工作室的引领下,多名一线工人成为技术骨干,担负起十几个项目的研发,近年来实现创效近千万元。
  重庆市发布的《关于推进新时代重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重庆产业工人队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总强化创新创效措施,鼓励全市“产改”试点单位发动劳模等创新人才参与,推动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童家院子基地,有一个以黄德勇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截至目前,该工作室累计开展技改及创新成果54项,攻克技术难题10项,成果转化15项,取得专利19项,为重庆轨道集团节省资金约6000余万元。
  走进草街电厂陈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最醒目的便是那间100余平方米的技能培训室。“近年来,已对一线职工进行了上千次理论及实操培训。”陈平介绍,目前该电厂中高级职称人数占职工总数近80%.
  重庆市总还试点探索了跨区域、跨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模式,支持联盟开展交流互动、形成聚合效应,更好地集聚人才、集智攻关、联合创新。重庆市能源工会试点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下属4家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便结成了工作室联盟,带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去年底,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办公室发布《“巴渝工匠2025”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巴渝工匠’高技能人才品牌”。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重庆全市将新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1000个,新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1000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0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60万人,技能人才占就业劳动者总量的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比例达到32%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