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32|回复: 1

能从指甲上看出健康问题? 皮肤科专家教你看“甲相”

发表于 2022-7-18 13:06: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ae3294cb2d3d25917571adc703ed5a4.jpg
先来说个冷知识,“甲”是皮肤的附属器,通俗所说的“甲”在医学上被称之为“甲板”,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最主要的成分是角蛋白,可以理解为皮肤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指、趾甲和我们的皮肤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今天就来看看这些甲改变代表了什么,小小的甲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月牙”越多越健康?

指、趾甲近甲床的位置,可以看见白色的小月牙,月牙越多身体越健康么?

“月牙”是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是由指、趾甲下面的“甲母质”产生的,这些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新鲜又多水,所以看起来“又白又嫩”。这些角质形成细胞,不停地被推挤着向前,越挤越扁,密度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坚硬,就形成了前面看起来不那么白的指、趾甲。中间的角质形成细胞会比两侧产生的快,所以形成一个月牙的大小主要由“甲母质”的深度和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速度决定。有的人甲母质比较深,新鲜的角质形成细胞还没有露出来给我们看见,就被挤压到了一起,等我们看见的时候,已经是有点老的角质形成细胞了,这一部分人就会看不见月牙或者只能看见一点点月牙。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得越快,月牙就会越大。一般来说,甲使用得越多,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得越快。所以勤劳的大拇指、食指更容易看见月牙,不怎么用到的小拇指、脚趾甲就不那么容易看见月牙。

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速度还和我们的“新陈代谢”有关,“新陈代谢”越快,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得越快,就越容易看见月牙。每个人的甲母质的深度、指甲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所以通过和别人比月牙的大小、月牙的深度来比较身体新陈代谢就有点不公平。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和自己比一比月牙的大小,如果短时间内月牙都消失了,可能是“新陈代谢”不正常地减慢,或者短时间内长出了又宽又嫩的月牙,尤其是我们的不常用的小指甲、趾甲,可能是“新陈代谢”不正常地加速,可以及时的就医,完善相关的检查。

划重点:不要和别人比月牙的大小数量,月牙多大多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自己的月牙“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需要警惕某些代谢类疾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有点状白甲要紧吗?

指甲上有时候会看见白色的点状物,这是不是缺钙、营养不良、肚子里有蛔虫?

指、趾甲上面的点状物,是甲受伤之后留下来的痕迹,类似于皮肤上的疤痕,可能是一段时间的某一天我们的指、趾甲无意间被门夹到、被我们的牙咬到、被指甲锉摩擦到,这些伤害一般很轻,感受不到疼痛,根本不会被我们注意到。但是这些伤害还是对小小的甲造成了一点点损伤,留下来一个白色的点状“疤痕”,和我们的心肝脑肺肾没有什么关系,不要忧心。给趾、指甲一点时间,让它慢慢地向前推进,把“疤痕”渐渐地“挤出去”就可以了。

白色竖条关联内脏?

指、趾甲上会看见竖条纹,这是不是指甲想告诉我们肝脏、肾脏出了问题?需要查肝肾功能么?

指、趾甲的白色竖条纹,在我们的甲上很常见,从侧面看会更明显,摸起来还有点粗糙。这是为什么呢?这又不得不回到我们的冷知识,甲其实可以理解为皮肤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指、趾甲也和我们的皮肤一样,会有“皱纹”、“粗糙”的时候,甲上的竖条纹就是这些“皱纹”。随着年纪的增长,竖条纹会越来越明显。

那有人又会问了,为什么我年纪轻轻,也有竖条纹了呢?抛开每个人基因上的差异不说,产生竖条纹的原因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比方说美甲、咬指甲、洗手液刺激、消毒液刺激等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看起来坚硬的甲板造成伤害,会产生竖条纹。

病理性的,一般是手足的疾病,比方说湿疹、真菌感染、甲沟炎、扁平苔藓等等,但是这些疾病不会只有指、趾甲出现竖条纹,会伴有其它的一些皮肤表现,大家不要过度忧心“病理性竖条纹”。

划重点:如果手足皮肤没有其他表现,指、趾甲上出现竖条纹,大家不要过度忧心“病理性竖条纹”,不要过度洗手、美甲,少咬指甲,多涂护手霜就可以了,和我们的肝肾也没有什么关系。如伴有一些手足皮肤的改变,可以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甲点状凹陷是什么?

甲点状凹陷是因为被虫子咬了么?

有时候我们会在指、趾甲上看见一个个小点状凹坑,就和被针扎了一样,这样的甲改变在医学上被称为“顶针甲”。如果只是单独的“顶针甲”无需担心,但是如果伴有皮肤的改变,比方说躯干、四肢的反复瘙痒性皮疹,头皮的反复脱屑等,或者伴有关节的畸形、疼痛,需要警惕银屑病,可以及时就诊,让医生帮忙明确。

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胡飞飞 主任医师 杨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8 14:41:57 | 查看全部
不要和别人比月牙的大小数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