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青岛市总工会积极实施阵地化布局、社会化保障、平台化支撑、个性化覆盖、亲情化服务 “五化”工作体系,全面开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新格局,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走在了全国工会前列,得到全国总工会、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的充分肯定。 
坚持阵地化布局,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化便利化。2019年,制定下发了《青岛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 (EAP)普惠项目五年规划 (2019-2023)》,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出台了 《青岛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站 (室)建设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办法、部署发动、建立奖惩机制,加速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建成1个枢纽型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2个支撑型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分中心,233个基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站 (室),50余个心理咨询室,打造职工心理健康普惠服务10分钟服务圈,服务阵地实现了全市镇街和重点行业、企业有效覆盖。 
坚持社会化保障,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市场化。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加强职工心理健康骨干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组建了2017人的基层工会 “EAP援助师”服务骨干队伍,313人的 “危机干预师”队伍,提升了工会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化水平。联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工心理健康服务,2020年选拔了105名心理服务专家组建了 “专家团”,2021年又聘请了30名专家组建了 “讲师团”。4支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家队伍为青岛市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坚持平台化支撑,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综合化系统化。致力于打造 “互联网+云心理”服务平台,2021年1月推出 “心世界·新天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研发上线了 “职工心理健康大数据采集平台”,为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在新闻媒体开设 “和你在一起”心理健康服务节目,每天固定时段为广大职工群众答疑解惑。除此之外,还开通了两部免费心理健康服务热线,服务职工1148人次。截至目前,通过信息化平台累计服务职工群众1800余万人次,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面。 
坚持个性化覆盖,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性全面性。相继开展了 “世间有你,分外美丽”女职工心理关爱服务、“阳光四月,积极赋能”班组长心理关爱服务等特色主题月活动。组织心理服务专家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主动上门服务,仅2021年就开展心理团建和公益讲座活动180余场,直接精准服务职工2万余人次。为满足不同职工群体需求,专门邀请心理服务专家和职工代表,分别针对职工子女教育心理、职工家庭情感心理、职场心理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坚持亲情化服务,推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人性化温馨化。近五年来为2.1万户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同时,同时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纾解职工压力和对疫情的恐慌,市总工会依托 “齐鲁工惠”APP,积极开展 “心理抗疫·在线关爱”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直播68期,受众221万余人次。2022年,专门设立700万专项送温暖资金和600万稳岗留工关怀资金,重点走访关注医护人员等抗疫一线人员、户外工作者和新业态就业群体,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青过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并为留青过节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全天候心理咨询服务。(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