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16日,一男孩在天文馆参观的视频被传到网上,瞬间火了。原来,这个男孩在观看火箭升空短片时,发现本应是“长征三号”,却变成了“长征五号”;接着他又发现,动画模拟的“长征五号”的分离顺序也是错的;后来他又发现,空间站对接也有差错。男孩最后说了句,“啥也不是!”扭头就走。
天文馆是传播知识的地方,展陈内容没有差错是最基本的要求,认真、严谨是起码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展陈内容从文稿起草到短片制作,一直到最终评审通过,这个过程要经历好几道程序,问题是每一道却都失守了!如果不是这个男孩,有差错的内容不知道会播放到哪一天!
其实,这样的差错,在许多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发生。人们或许已经见怪不怪,人们也不会事事较真。对比之下,看到这个男孩的做法,心情不免有点激动——我们还有如此认真的孩子!成人世界,这样的认真已经有点稀缺了。
这个男孩会生气,表明他把是非对错看得很重。这个男孩对航天有兴趣,有钻研,在他看来知识是神圣的,他容不得天文馆会出现如此低级的差错。
这个男孩会生气,说明他有鲜明的是非观。是非对错观念,是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世界观的基础。他还具备纠错能力——这种纠错能力,对男孩本人来说,是一种自我防护,不被错误带到沟里;对社会来说,这种纠错能力则更加珍贵。
这个男孩,像极了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只能是孩子。因此,我们不免担心,在大人的教育下,孩子也会慢慢变得“聪明”起来。比如,男孩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差错,老师能容忍他吗?比如,他长大后,在单位里看到领导出差错,他会指出来吗?我们担心的是:一个人的认真,一个人的是非观,能保持多久?因此,我们要多营造鼓励、包容讲真话的环境。(戎国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