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讯员宋伟卿
2010年8月,中国首条最长最快的武广高铁即将面临开通,高铁信号设备高、新、尖,此前没有任何维护经验可以借鉴,加上配套设施不完善,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重重困难面前,有一个女同志,不仅坚持干下来,而且干出了连男同志都佩服的成绩,她就是武汉铁路局武汉电务段武广客专车间技术员、共产党员余艳霞。
2009年8月,余艳霞得知段里招聘人员到武广高铁的消息后,主动报名来到了武广高铁工作。她妈妈对此有些想不通,埋怨她为什么不在家门口工作,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每天天还没亮就出门,晚上他们准备休息了才回来。余艳霞对妈妈说:“能参与中国第一条高铁建设,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我不怕,况且还有你们的支持,”余艳霞的话取得了妈妈的理解。武汉站离她家很远,她每天要转几趟公汽。当时坐公汽是她最难受的事,时常晕得受不了,要吐好几次,即使这样,她仍然义无反顾留在高铁工作。
来到高铁后,余艳霞面对的是一场又一场的严峻考验。为了确保高铁信号设备质量在开通运营前达标,余艳霞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带领职工深入沿线9个站,对信号设备进行验收,有时连续多天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在设备验收过程中,由于当时的各个车站还在建设之中,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环境十分简陋,没水没电,吃饭喝水洗澡都成问题。8月,正值炎炎夏日,由于机械室里没有空调,闷热得就像一个大蒸笼,她每天像洗桑拿一样,不停地流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T恤衫上布满了一片片白色的汗渍。为解决吃饭问题,她买来成箱的方便面或订简单的盒饭,这样一吃就是3个多月。武广高铁开通后,她的体重比以前下降了近十斤。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余艳霞丝毫没有懈怠,严格对信号机械室的每根配线线头、电缆芯线和每个螺丝及每路电源进行检查、验收,确保线头没有假焊,螺帽不松动,电缆绝缘良好,电源正常,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处理,然后再进行复核,直到达标为止。由于她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间一长,施工单位的一些男同志见了有些不耐烦,但是她死“咬”住问题不放,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一次,她在验收时,脚被不小心被尖锐的金属划了一个较深的口子,鲜血直流,余艳霞仅用水清洗了一下,贴上创可贴又继续工作,没过一会儿,血顺着创可贴又流了下来,可她似乎忘记了疼痛,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脚流血了。施工人员看到后,也许是受了感动,此后,他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余艳霞的要求,克服了100多处设备缺点。
高铁设备不同于既有线,武广客专大量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新技术。为尽快掌握先进技术,余艳霞一头扎进图纸和书本,努力学习新规范、新技术,同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遇到不懂的就主动询问厂家技术人员,业务基础扎实的余艳霞很快就掌握了设备原理和技术标准。
由于客观原因,武广高铁的列控设备和联锁设备经常更换版本,为了确保动车安全运行,就必须对更换后的信号设备再进行联锁试验。由于要试验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稍有疏忽,就会留下隐患,给动车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后果。凭着过硬的业务技能,余艳霞硬是从数千条列车进路试验中,发现、克服了10多处重大设备隐患。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她发现有一组道岔总是不能转换到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室内室外的设备都进行了检查,一直找不到原因,她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道岔在转换过程中,该道岔尖轨的切断继电器中途有落下又吸起的现象,结合他们排除的故障可能性,判断是切断继电器的阻容元件故障,建议他们进行更换,施工人员将信将疑地采纳余艳霞的建议,更换后,一操纵道岔,果然能转换到位,恢复了正常,保证了武广高铁开通前所有信号设备正常运行。
高铁开通后,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影响动车组安全运行,武汉铁路局在武广高铁湖北段的23座桥梁上建立了防灾报警系统,一旦有异物坠落,发生异物坠落的高铁轨道区段就会出现红光带,提醒司机及时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负责对这套系统进行安装、试验的余艳霞没少担心害怕。由于管内无人值守站位置偏僻,交通十分不便,而且周围荒无人烟,加上高铁作业都是在凌晨0时至4时之间进行,当她一个人在室外漆黑一片的无人值守站进行试验时,感到特别的害怕。可联锁试验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会给线路上每小时运行350公里的动车组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高度的责任心使余艳霞克服内心的巨大恐惧,全身心投入到联锁试验中,认真核对图纸、轨道区段、配线、电气端子,确保了每次试验都百分之百正确。
余艳霞为了工作,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她说她最对不起的人就是7岁的女儿雯雯。自她到高铁上班后,就没有时间管过雯雯,那段时间是雯雯最难过的日子,不足年龄就进入小学,陌生的环境,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加上长期对妈妈的依赖,雯雯有点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每天余艳霞要出门,雯雯都会跟到门口堵住余艳霞问“妈妈,你今天几点回?”为了让雯雯安心地上学,余艳霞总是骗雯雯“妈妈今天会早点回。”每次雯雯都和她勾手指,要求余艳霞“一定一定早点回”。可余艳霞每次都食言。有一次余艳霞凌晨回到家,听到雯雯正在说梦话:“妈妈,明天放学来接我。”此刻,她的心里无比的难过,泪水禁不住掉了下来。后来,雯雯似乎习惯了母亲的早出晚归,学会了早晨上学不再吵醒妈妈的梦,也不再问“一定一定”了。每当说起这些,余艳霞就会一脸的愧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艳霞的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她先后获得了局技术能手和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