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8|回复: 1

林长有:创造百万效益的“80后”工人技师

发表于 2011-4-19 09:59: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长有:创造百万效益的“80后”工人技师

作者:赵旭东

28岁的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催化车间工人技师林长有个头不高,言语不多,但他所获得的荣誉却是让很多“80后”难以企及的:“辽宁省“五一”奖章、抚顺市“五四”青年奖章、中油集团技术能手……”林长有说,“干工作就要敢超人先,学技术就要敢于冒尖,任何一行做到拔尖,就是成功。”

平凡岗位练就“火眼金睛”

1999年,林长有从抚顺石油一厂技工学校毕业,成为了石油一厂催化车间一名操作工。“催化装置工艺复杂,而且带有高温高压介质以及瓦斯、液化汽等毒物,如遇突发情况,必须再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并及处理,否则会给生产和安全带来巨大损失。” 林长有说,

为了提高操作技能,林长有每天都揣个小本子记录各种重要操作数据和生产间的关系,那怕是1℃细微的操作变化给生产带来的影响,他都要弄明白,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生产上遇到的问题,下班也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林长有很快把从一个小学徒“打磨”成在5秒内对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的技术骨干。同事笑称其为“火眼金睛”。

2007年8月15日,两器差压超低限突然报警,双动滑阀迅速打开,装置即将面临主风机停机、装置停产事故。正在监盘的林长有根据参数迅速判断出再生器压力指示失灵故障。他立即调节平衡两器差压,通知仪表维护人员校对,避免装置停工,为企业挽回了巨大损失。


一个金点子创造效益百万

在生产一线的多年实践中,林长有与设备产生了感情。他经过长期认真观察和分析,根据设备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实际需要,不断找出设计缺陷,大胆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使其更加先进和完善。提高企业创效能力。
2006年,受夏季温度、循环水温、循环水质等因素的影响, E301换热器冷后温度超过原设计温度1.3倍,特别是在回收焦化化瓦斯后,这一温度更高,降低吸收效果不好,使整个吸收稳定系统处于不正常操作状态。林长有提出利用原E307两台换热器与E301四台换热器串联的想法,改造后每天回收焦化瓦斯量达到76吨,每天可为厂多创效益5.4万余元,年效益也达800万元以上。
2002年,进行反应器粗旋技术改造,林长有提出的粗旋增设汽提蒸汽等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有效地降低了分馏塔油浆固体含量,由原来的4.1克/升降至2.2克/升;催化剂单耗下降0.05千克/吨原料,并且大大降低了油浆泵及油浆系统的磨损,提高了轻油收率,年经济效益达300万元以上。

最近,林长有已同催化车间18名管理人员一起分配到石油二厂,将在重催车间接受工艺管理方面的培训。他告诉笔者:“现代企业需要的工人是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既要勇于吃苦,又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工人当好了,照样有出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9 13:18:37 | 查看全部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