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82|回复: 0

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新生代锻工班长陈霄昊谈“万吨精神”

发表于 2022-7-25 11:02: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报首席记者 李嘉宝 通讯员 杨观强) 12000吨水压机,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上百吨重的大钢锭,在它的掌控下变形为轴、筒、环等各类大锻件。陈霄昊,新中国 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操作者、上海电气上重铸锻锻工班组长。2006年至今,陈霄昊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6年,从一名实习锻工成长为技术骨干。

为自己成为

一名锻工而自豪

走进上重铸锻的锻造车间,目光总会被陈霄昊埋头干活的样子所吸引。这个又高又壮的小伙子脸黑红黑红的,理着一副很有个性的毛寸头,说话声音中气足、笑声爽朗。

“刚参加工作,站在万吨水压机身旁,特别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锻工而自豪。”回忆起刚进厂的日子,陈霄昊说,有初入大厂的欣喜,也有困难和挫折。“我是技校出身,学的是机床专业。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差距挺大。”

在上重铸锻,大型工件几十吨到上百吨不等,形状复杂、锻造难度极高。初出茅庐的他把眼光投向了身边的前辈师傅,默默地观察、倾听他们的一言一行。

按他的话来说,“脸皮薄吃不着,学习本领不丢人”,他总是跟着老师傅多干活、多学习、多尝试,即使犯了错被师傅骂两句,他也只是嘿嘿笑几下,更加认真地观察、摸索、讨教、学习。

他牢记师傅的教诲,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技能。

注重细节及经验积累

有股严谨的认真劲

踏实肯干、喜欢钻研,陈霄昊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2019年,老一辈操作师傅全部退休离厂,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历练,陈霄昊成为新生代锻工班长。

在很多“硬骨头”活儿中,陈霄昊大显身手。特别是2020年的某重点项目产品,这是一件异形、重达百吨的锻件。作为国产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从工装到操作都是“第一次”。

陈霄昊主动扛起责任。他回忆,当时也是七八月份的大热天,自己在曲轴车间调试了将近两个月,“每次尝试都需要一天时间,在场耐心摸索,大热天里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终于配合设备顺利完成调试。那一刻真的特别兴奋,付出终会换得回报。”

“外表高大粗犷,但内心细腻”,是同事对陈霄昊的评价。他很注重细节及经验积累,胸前小口袋总是带个不足巴掌大的小本子,用来记录数据。“有种‘张飞绣花’的感觉,让人忍俊不禁,但我们佩服他那严谨的认真劲。”陈霄昊先后获得核电集团质量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称号。

传承“万吨精神”

敢挑重担为国筑器

今年是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建成投产60周年,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举行了纪念活动。

什么是“万吨精神”?在陈霄昊看来,是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打硬仗、善于解决难题,“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近年来,在他影响下,班组成员“以老带新”,锻压全流程操作技能日益提升。班组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是车间第一名。

“锻造属于高温集体作业,车间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艰苦,需要大家配合才能守住安全和质量生命线。”日常生活中,陈霄昊提倡和谐发展、团结友爱的团队气氛。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及班组严守安全质量关。

上班前,他总是提早到达车间,把当天的工作在头脑中过一遍。班前会上,他会不厌其烦地和班组成员讲明工作任务和需注意的安全及质量要点,对可能碰到的问题做好预案。

火红灼热、硕大浑圆的坯料辐射着热浪,也见证着“万吨传人”们奋发图强铸锻国之重器的拳拳初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