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11|回复: 0

烘焙师的工作就是制造幸福

发表于 2022-7-26 08:33: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几乎所有的烘焙师傅,都看过无数个晨曦。这对于光明悠焙的烘焙师王松来说也一样。

起于清晨4点半,简单洗漱后出门前往工作门店。没有白领们穿衣打扮的烦恼,扎根于工作间的师傅不用为工作日的穿着考虑,更不必化妆粉饰自己,穿上白色的工作服,带上工作帽和口罩,就是专业和工作态度的体现。

摄影 颜筱依

5点半到店,明确今天的出品,统筹好上百只面包的工作分配后,王师傅投身面包的“战场”。打面分割、整形、包馅、烤制……工作间的每一天,都极度专注在每一个环节、每一只面包上……6点半,第一批面包出炉,7点开门迎客。这是王松每天的日常。
近日,劳动报记者来到武定路,走进这间地处僻静却门庭若市的光明悠焙门店,向这位年纪轻轻就已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王松师傅,学习一道海盐面包的制作过程。
面包虽小 也要怀匠人之心
换上工作服,洗净手,记者跟着师傅开工了。
“一般来说,高筋用于面包、中筋做包子馒头面条、低筋做糕点,但是不代表面包只能用高筋,为了创造更柔软的口感,很多食谱是高低筋并用……”第一步是准备面团材料,师傅将全麦粉、低筋面粉、鸡蛋、牛奶、黄油、水等材料,按一定配比分别放入几个不同容器,依次倒入揉面机。
这里王师傅特别提示了一个小技巧:打面团时先别急着将黄油一起放入,“水和油不相容,等面团把表面水分都吸收后再放黄油,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黄油。”
关掉机器,扯下一小段面团,两手将它拉开,记者看到面团两端并未被拉扯断开,而是形成薄薄的一层,其上带有锯齿状的小孔,“面团打到这个程度就说明打好了。”王师傅说。
接下来是一些过渡操作,但细节控制一点儿不能出错。打好的面团需要醒发,将其放入醒发箱,温度要控制在25℃-28℃,醒发半小时后取出;这时,要将大面团分成若干个呈水滴形状的小面团,盖上保鲜膜后冷藏,再花半个小时来松弛面团。
羊角状的海盐面包我们经常吃到,但怎么塑造出地道的羊角形状呢?
只见王师傅将有盐黄油切为长方形块状放在一边准备。然后将水滴状面团轻轻拍松,左手握住面团底部,右手拿擀面杖先向下轻推,再回到起始点向上揉开,此时水滴状面团已被擀至一个“T”型。再将黄油块放置擀开面团的最上方,两手轻按两端快速向下卷起,一个羊角形状就做成了。
记者看王师傅操作了几遍,一气呵成貌似简单。等到自己上手却屡屡卡壳。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擀“T型”时由于用力不当,尾部的面团出现断裂。一旦如此,这块面团就会当即作废。几次操作下来,勉强成型,但依旧不够漂亮。问师傅其中有何关窍,惟手熟尔。
一盘羊角海盐面包塑造完毕,花了比想象中更长的时间。再次进入醒发箱等待40分钟,当面包的外形膨胀成1.5倍大时,最后一次醒发就完成了。这时取出面包,进行简单的碰水及撒盐后,放入烤箱15分钟至金黄色,一盘海盐面包就完工了。
用双手轻轻撕开面包,内部组织细密如丝,层次分明,口味浓郁正宗。但美中不足的是,整盘羊角的整体外形都稍稍偏“胖”。一问之下才得知,这是由于在塑造羊角形状的过程中,记者手生,反复间花费了更长时间,使得面团错过了进入醒发箱的最佳时机。
“面团暴露在外的时间太长,变干了,所以醒发时它会向四周膨胀而不是前后膨胀,羊角最终的形状也就不是最漂亮的窄瘦型。”王师傅解释道。
货架上一枚平平无奇的面包,竟也要如此繁多的步骤。匠人之心,令人钦佩。
从做甜品到做面包 后者更需要钻研的精神
1995年出生的王松师傅是江苏人。凭借出色的烘焙技能,他在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后作为引进人才落户上海。整个制作过程,记者感受到了一位烘焙师的耐心与细致入微。
王师傅干烘焙这行是出于真心热爱,“从学校开始到踏入社会,我一直坚持干这行。”
烘焙也有细分领域。有趣的是,原本专攻蛋糕领域的王师傅,在拓宽技能学习了面包烘焙后,发现制作面包“更有意思”。
“做甜品,只要有固定配方和固定值,严格按照流程走肯定不会出任何问题。但面包不同。做面包会因为各种小误差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譬如多放了10克水,室内温度没控制好,打面团时水的温度不对,这些误差都会引起质的变化。”
“甜品做坏了,很快能找到问题所在;但面包做坏了,原因有太多种可能,需要你想破脑袋去找问题、反复试验。”简而言之,做面包更需要有钻研的精神。从基本功开始,选材、和面、发酵、翻面、分割、整形、松弛、割纹、烘烤,在一步步重复且枯燥的工作中,透露着的是对精品的执着与坚持。这就是王松口中做面包“更有意思”的地方。
面包或许并非不可或缺,但对于全年无休的烘焙行业来说,当顾客想吃面包的时候能吃到现烤的面包,就会有烘焙师愿意为此选择在每天清晨为了面包而醒来。
“烘焙人的工作就是制造幸福。”王师傅说。一只只面包、一份份甜品被制作出来,承载着不仅仅只有食物本应有的美味,还包含着更多美好的祝福、善意的情感及不知多少烘焙人的专注。
(据劳动报消息 劳动报记者 叶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