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转岗工“转身”局劳模
赵华
山东省巾帼建功标兵,胜利石油管理局三八红旗手标兵,连续四年的管理局劳动模范,先后荣立油田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胜利油田青年联合会技能操作界中唯一的女委员。
一连串的荣誉,都印证着一名转岗工人“转身”劳模拼搏奋斗的足迹,她就是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采油二矿19队的采油女工刘荣。
从“转岗工”到“女状元”
2000年,因机构改革,刘荣由孤东采油厂修保中心资料员转岗成了一名采油工,顷刻间从业务熟练的资料员变成了“学徒工”,一切都要从零学起。性格要强的刘荣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她也坚信:从头再来一样精彩。
从没有接触过采油工作的刘荣连抽油机的基本部件更是都叫不上名字。她准备了几个笔记本,将每天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记在本子上,并随时求教或查阅书籍。她抓住点滴时间为自已“充电”,班车上、工作间隙,有空她就找出学习记录本看上两眼,常常不知不觉就学到了深夜。
刘荣在认真填写好井上资料的同时,一有机会就参加站上的各项工作量油、取样、洗井、调平衡……刘荣都像小学生一样,一样一样认认真真地学。她在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每项工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工作中,按照标准、规范细心操作,不走捷径、不怕麻烦。时间一长,她所做的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标准化操作,而且速度快、质量高。
2001年5月,她顺利取得了采油初级工证书。适逢矿上举行技术比武,刘荣“不知天高地厚”地参加比赛,居然取得了全矿第四名的好成绩,让许多老采油工都惊诧不已。当年,她又取得了采油厂技术比武采油工第一名,被授予“技术状元”称号,让采油二矿的所有干部职工都竖起了大拇指!
从“初级工”到“局劳模”
竞赛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刘荣练好技能的信心和勇气。她把全站的油水井进行了统计分析,掌握每口井的生产动态和管线流程走向,清楚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转状况。刘荣对每口井的状况和管线走向了如指掌,因此每当有管线穿孔时,她往往很快便能确定是哪一口井。为此,刘荣被同事们送了个“活地图”的称号。
采油工艺技术发展很快,从不肯服输的刘荣反复认真研究《采油工》、《地质工》等专业理论书籍,针对自己在机械制图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弱项,自费购买了计算机知识和机械制图原理等方面的参考资料进行自学,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技术员请教,向行家里手寻求帮助,很快成长为一名“土专家”。
不久,刘荣竟被聘为采油矿职工培训兼职教师,她借助队上开展的“典型案例我来讲”活动,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一起分享。她带的徒弟中有多人在采油厂、矿比赛中取得名次。她所在的57#计量站多次被采油厂授予“青年文明号”、文明建设先进班组称号。
转岗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她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采油高级工。2006年,被聘为工人技师。2007年在油田开发系统技能对抗赛中,她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连续四年取得管理局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被油田授予“十佳技术工人”称号。
从“学徒工”到“革新迷”
作为普通的采油女工,刘荣从不认为“天地窄、难作为”,相反,她立足岗位,将小站的每一项工作当作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她认真做好“一井一策”管理,建好每口井的“个性档案”,严把原油计量、资料录取关口。她对产量波动超过1吨的油井,主动加密监控,与队上技术员一起分析,制定对策,先后针对站上所管辖的15口油井提出了30多条合理化建议,有5条获得了采油矿、采油厂“特殊贡献奖”,累计增油4800吨。她还和站上其他职工一道培养长寿井3口,其中油井GO59-3自2006年4月3日开井至今,一直正常生产,检泵周期已经达到1650多天。
队上根据她的建议成立的抽油机平衡调整小组,化解了劳动力紧张、大型重型工作量难以落实等问题,还将调平衡时间缩短了20分钟,提高了劳动效率。她参与设计了“自制螺丝式千斤顶”、电机顶丝专用扳手、“取装光杆防喷盒盘根装置”、“四爪窗式抽油杆接箍打捞器”等多项创新成果;针对站上和井上施工的现场难题提出了16条“三创新”合理化建议,其中有4项被采油厂、采油矿授奖,有1项技术革新成果被推荐上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共取得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工作二十多年来,刘荣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凭着不懈的努力,编织出了一位基层劳模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