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劳动时评
火热的七月,火热的干劲。在上海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的关键阶段,由市总工会召开的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暨“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擂响了申城劳动竞赛战鼓。广大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赶进度、破难题、促发展,又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是党领导工人阶级抓生产、促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经历过“大上海保卫战”之后,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速经济恢复重振任务艰巨繁重,开展全方位、全领域的劳动竞赛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工会用好劳动竞赛这个“传家宝”,可以为上海经济恢复和重振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助推器”“加速器”作用。工会通过搭建竞赛平台,提振士气、鼓舞干劲,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发挥主力军作用,把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激发出来,迎着困难上、盯着目标干,抢回失去的时间、赶上落下的进度,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工会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将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水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擘画了未来五年上海发展的新蓝图,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上海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今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通过搭建竞赛平台,工会持续深化“培训、练兵、竞赛、晋级、激励”五位一体职工职业技能发展机制,推动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不断优化职工队伍结构,锤炼一支能打大仗、善打硬仗的上海产业工人队伍。
劳动竞赛是工会的传统品牌,是“老字号”,但“老字号”同样需要植入新动能、焕发新生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重实效的竞赛新格局。一要掀起“新热潮”。作为竞赛活动的牵头组织方,工会组织当务之急是要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发挥自身动员能力强、整体作战、系统作战的制度优势,把企业和职工广泛地发动起来,确保竞赛活动形成声势、掀起新的竞赛热潮。二要开辟“新赛道”。从内容上看,上海工会开展的竞赛切入点准,引入赛道多元:既有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又涉及机器人、无人机操作等前沿新兴技术领域,还囊括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新兴职业群体,可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突破。三要拓展“新载体”。劳动竞赛是平台载体,基于这一平台,工会可叠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立功竞赛、合理化建议、“五小”竞赛等“老传统”,又可不断摸索岗位创新实践、科创新成果产业化、线上线下比武等“新载体”,同时完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客户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竞赛,增强竞赛的先进性、便利性和群众性。四要制定“新标准”。竞赛开展得好不好,过程管理很重要。过程管理又需要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作为依据。为加强竞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市总工会透露,目前正在草拟制定竞赛绩效管理办法和竞赛评价标准。此标准一经出台,相信将有效提高本市竞赛工作质量。
在当天的推进会上,来自中建八局的优秀农民工黄德彪分享了自己的参与竞赛的感悟,“劳动竞赛是提高我技术技能的练兵场”。这说明竞赛给了他个人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取得了实效。如今,劳动竞赛的集结号再一次吹响,相信动力强劲的竞赛“加速器”将助力上海经济恢复和重振跑出“加速度”!
■ 阎梦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