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0

该为“小候鸟”搭个温暖的窝

发表于 2022-7-30 15:2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适逢暑期,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把孩子接到工作所在地团聚。近期,在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一些城市,相关机构组织举办关爱“小候鸟”公益活动,不仅教授孩子们音乐、美术等课程,还精心准备参观科技馆、露营看电影等丰富的内容,努力让大家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相较于城市,农村是欠发达的。在此背景下,大量剩余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受种种因素限制,许多在外辛苦打拼的父母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所幸,如今交通发达,每年寒暑假或者重大节日期间,不少孩子都可到城市与父母相聚,缓解相隔两地的思念之苦。

然而,团聚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甜蜜而沉重的负担。尽管众多“小候鸟”来到父母身边,但大部分家长迫于生计,只有在工作之余才能陪伴孩子。许多孩子原本期待与父母温馨相处,感受城市的美好,现实却是在陌生的城市里空守房间,适应着完全不同的环境,面临“二次留守”的尴尬与失落。

“二次留守”现象值得警惕。留守家乡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假期团聚本是修复亲子关系的良好契机,但父母监护在孩子融入新环境时再次缺位,势必带给他们孤单、失落等情绪感受。一些教育学家就曾表示,短暂相聚中,孩子在偌大的城市里被“二次留守”,潜在的心理问题与成长困境不但未能解决,反而可能更严重。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建设挥洒了辛勤的汗水。关注“小候鸟”的假期生活与身心发展,则体现了一座城市治理水平和人文情怀。就此而言,闽粤浙等地组织举办关爱务工人员子女的系列公益活动,值得点赞。

不过,相关活动从覆盖范围看,即便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通常也只在其中的几个地市开展。从活动本身看,主办方往往是企业、公益组织,形式主要以读书学习为主,内容多是关心孩子身心健康而缺少对父母的关注。如何让更多地方利用城市完善的公共资源,使“小候鸟”的暑假生活快乐且有意义?怎样帮助进城务工人员真正意识到孩子的缺失和需要,并利用假期增进亲子关系?这些都值得深入探索。

城市,该为“小候鸟”搭建一个温暖的窝。期待各级工会、妇联、团委等联合学校、剧场、图书馆、科技馆等机构及活动场所,通过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等,积极引进社工服务、志愿服务,充实队伍力量、提升专业水平,为“小候鸟”及其家长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