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回复: 0

前7个月156家企业IPO终止 主动撤单者约九成

发表于 2022-8-1 14:2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强化发行上市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IPO“入口关”。据记者梳理,今年前7个月,IPO终止企业达15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其中,主动撤单139家,占比89.1%,上会被否16家,不予注册1家。

近日,证监会2022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发行监管全链条统筹,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维护良好发行秩序。

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监管层通过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信披责任和中介机构把关责任,严把“入口关”,持续提升监管工作成效,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年内IPO被否企业

背后存五大问题

记者据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网站梳理,今年前7个月,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审核了74家企业沪深主板IPO申请,同比增长43.14%,其中59家通过,7家取消审核,8家未通过,过会率79.73%,较去年同期下降5.18个百分点;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审核196家企业IPO申请,186家通过,2家暂缓审议,8家未通过,过会率94.9%,较去年同期提高2.81个百分点。

谈及年内16家IPO被否的原因,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否决意见看,IPO被否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信披的真实性,针对申报企业资金异常往来、关联交易等情形,确定企业业绩收益是否真实可靠;二是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如地方县级农商行业务是否具备全面性,企业海外经销受益激增可否持续等;三是企业内部问题,主要涉及股权结构、利益输送等,如与同一控股股东另一企业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孙金钜表示,拟IPO企业被否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点:业绩波动及持续经营能力不足;业绩真实性存疑;信息披露不合规;内控制度不完善。

另外,分板块来看,沪深主板和创业板的上会问询以及被否原因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主板被否IPO项目中,持续盈利能力及收入真实性、业务发展的独立性是监管关注的焦点,被否的8家企业中有4家的持续盈利能力遭质疑,有3家存在关联交易问题;在创业板被否IPO项目中,多达5个项目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的情形。”孙金钜进一步表示。

据记者梳理,不符合板块定位也是企业IPO被否的原因之一。如亚洲渔港,在否决原因中,创业板上市委会议提及,“发行人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