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带着英雄之城的坚韧和顽强,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在战疫防汛中检验初心,在保电供热中践行使命,磨砺出绿色发展、勇创一流的信心与勇气。
近年来,作为能源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集团发展战略全局中找准定位,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专注提质增效,推动煤电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厚植企业发展优势和基础,以改革实干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之力。
能源保供 矢志不渝的硬任务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对保供之责的执着与坚守,不仅洗炼了熠熠生辉的初心,更是锻造出坚韧不拔的筋骨。
无论疫情防控、或是酷暑严冬,作为湖北省骨干——发电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总是一家“停不得”的企业。2020年2月,就在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公司作为湖北电网鄂东负荷中心骨干保供企业,广大员工以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精神投身抗疫保电战役。汉川公司将运行倒班模式调整为“四班三倒”“三班两倒”;荆门公司党员、技术骨干24小时待命消缺;青山热电公司三台机组火力全开,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用材重点企业提供工业用气,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助力湖北省全面复工复产作出突出贡献。
2022年2月1日,也是农历大年初一,入职不到半年的荆门公司运行部员工亢星湖正在值班室盯着机组各项数据。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节就要值班,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入职后学习了老员工们疫情时期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大家都是在为人民付出,为什么不能有我呢?”小伙子如此讲道。
近两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党委将广大员工抗疫保电的事迹汇编成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广大干部员工以讲政治、讲责任的高度投身能源保供,坚决在区域能源供应中发挥主力军作用。2021年夏季,面对前所未有的能源保供大战大考,公司成立组煤保电工作组和突击队,调增集团海进江长协煤120万吨,在电能紧张关键时期不计成本采购稀缺煤种,圆满完成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保供任务,受到湖北省政府书面表扬。2022年春节期间,公司各单位周密部署节日期间保供发电工作,广大员工坚守保供一线,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上半年,在机组启停频次和调峰深度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所属13台火电机组成为保障区域能源供应的中流砥柱。
绿色低碳 转型发展的主色调
绿色低碳,这是能源行业的未来。而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已迈出铿锵雄健的步伐。
“要坚决地抢时间、抢机遇、抢资源,树立一切资源均可产生价值的理念,努力抢占优质资源,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如此说道。为在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公司打破“院墙思维”、畅通“绿色通道”,与省内各市、州政府全方位签订项目发展战略协议。2021年以来,先后签订战略协议20余份,2021年储备新能源项目605万千瓦,配置规模全省第一,抽水蓄能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为加快推进项目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按照“十四五”规划,公司建立健全投资决策体系,优化立项决策流程,推行“基地式、场站式、分布式”全方位新能源开发模式。2022年5月,广水乐城山二期风电项目、石首高陵农光互补等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全容量并网发电,安陆赵棚风电、公安狮子口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将于下半年并网,全年力争实现新能源项目开工170万千瓦、投产90万千瓦。截至目前,公司本年共获165万千瓦建设规模,排名湖北省第一;三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形成了“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滚动发展态势。
深化改革 换挡提速的先手棋
引领改革的是创新之智,推动改革的是攻坚之勇,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员工有勇亦有谋。
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公司全力深化改革攻坚,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深抓实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职位职级、全员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三大体系,完善“三能”机制。坚持“定位准确、精简高效、职责明晰、分工合理”原则,深入开展本部改革,进一步明确本部“战略+运营管控型”的功能定位,理顺部门工作权限,明晰部门职责边界,通过“并、转”等方式压缩2个部门,合并工作不饱和或关联度较高的岗位,压缩管理层级,部门负责人减少5人。
根据公司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需要,组织本部员工根据自身业务特长、工作经历和职业发展需要,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下开展全员竞岗,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在本部员工队伍中营造了“不看身份看本领,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头衔看业绩”的氛围。
针对公司各单位多个火电、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及供热项目开发建设同步进行,个别企业火电生产、火电基建、光伏基地建设、热网开拓等项目齐头并进,关键岗位结构性缺员严重等问题,公司在汉川、荆州等电厂探索施行项目经理人制度。针对火电扩建项目、新能源项目场站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需要,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项目经理、基建管理等重要岗位历练,对项目经理人实行聘任制管理,明确项目管理期间的考核标准,科学设定具有挑战性的指标,与其薪酬绩效兑现挂钩;对所聘人员开展过程考核,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或履职不力的执行不胜任退出,实现项目经理位置上能上能下、收入上可高可低,充分激励起聘任项目经理的工作激情和潜力。
作为90后的年轻人,荆州电厂员工李清泉2021年下半年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厂新能源发展事业部项目技术负责人。这份沉甸甸的职责,激发起他内心深处火热的斗志。新能源项目建设期间,他和同事们一起倒排进度、挂图作战,蹲守在项目外送线路工地上,在建设现场一呆就是大半个月,完成各类技术文件编制30余项,取得各类批文20余项,顺利竞配石首高陵项目80MW容量指标、公安狮子口项目100MW容量指标,其中石首高陵光伏项目当年取得指标、当年并网投运,并于2022年5月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区域首个湖北集中式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保A争优 精益求精的高标准
精益求精,方为匠心之独运。对精细化管理的执着与不懈,不仅浇筑起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应对市场浪潮的信心,更是为高质量培育出坚实的底蕴。
在一元燃料成本控制、一小时电量营销、一厘度电价格争取、千分之一资金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新增一分钱/峰瓦光伏组件成本降低,这点滴之间的追求,正是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干部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针对聚焦燃料成本、电量电价和资金成本等关键指标,2022年,公司进一步延伸、细化、创新“四一法则”精细化管理,大力推动全系统、全流程、全方位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公司着力保量控价,获得保量竞价电量折算利用小时对标排名第一,综合分时成交均价高于全省均价;充分发挥低煤耗机组的成本优势,风电场可用系数98.99%,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
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同时,数字化企业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积极落实集团新能源“一区域一集控”建设要求,以数字化发展推进企业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四一法则”的生产经营管控智能决策系统,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大数据平台,所属单位努力构建“智慧电厂”标杆,争做集团智慧企业示范单位,推动数字化系统与传统生产体系深度融合,以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经历了战疫保供的洗礼,诠释了改革攻坚的决心,走向了绿色发展的未来,实干担当的国家能源集团湖北公司员工,必将在创建一流发电企业新征程上奋勇前行,以鸿鹄之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