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安辉
窗户是一个取景框,窗外是让人流连忘返、日新月异的矿山景色。“十一五”初期,紧系民生的住房建设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到“十一五”末期,煤苑小区基本建成。一幢具有“都市”味儿的18层楼房首次出现在矿山,成为地标性建筑,成了矿山如火如荼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镜头里看矿山是我的爱好,2007年1月19日晨,我从窗前望去,朝阳为大地抹上金色,大雾似纱巾,把矿山妆点得朦朦胧胧如同水墨画一般,我欣喜若狂地按下快门,获“矿山晨曦”图。(图一)那时的煤苑小区公路西侧,只有五幢楼房在塔吊指挥下开始成长。图中的两根吊塔刚刚竖起,那是瓦斯罐建设工地。画面很简单,但那是矿山成长的历史,我把它记录了下来。
光阴似箭,2010年12月26日已是“十一五”末期。那天早晨,可爱的“雾姑娘”又一次将她的纱巾轻拂矿山。这时的煤苑小区已经“长成材”,十多幢新楼房亭亭玉立,连成片,构成街。欢声笑语挤出门缝,“松藻之歌”飞出窗外,响彻矿山。我再次按动相机快门,留下一幅“矿山新貌”图。(图二)同一地点两张照片,比一比,对照看,越看越喜欢。并非照片好,只因那是实实在在的记录,记录着我们的矿山春风吹拂,记录着松藻人迎来可喜的变迁。
看窗外,看矿山,莺歌燕舞,“旧貌换新颜”。
看窗外,看矿山,今天从昨天走来,矿山正阔步前进,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