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1

报告:互联网企业要加强算法信息披露

发表于 2022-8-4 19:21: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日前,浙江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发布了《算法应用的用户感知调查与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建议互联网企业要加强算法信息披露,积极向善提高算法透明度。 
如今,算法推荐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可见,如何规范算法应用、防范风险成为各方期待。在浙江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的支持下,蚂蚁集团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组,在线上多个渠道发放问卷,收到有效问卷 6941 份。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占比三分之二,女性为三分之一;从区域结构看,样本位于县级市或县的为28.22% ,地级市为 24.41%,省会城市、直辖市分别为22.83%、18.63%;从学历构成看,半数以上为本科或专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群体不到10%;从职业分布看,企业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别为 24.22%、27.26%。自由职业者为24.22%;从收入分布看,调查对象 90% 左右年收入在 20 万元以下。其中,年收入在 5 万 -20 万的群体占比 37.7%,年收入在 5 万及以下的群体占比高达 52%。
据《报告》调研样本分析,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企业是否使用算法不清楚,六成受访者不了解企业使用算法的内容和目的。同时,只有7.22%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不需要对算法进行解释,54.28%认为企业需要对用户详尽解释算法,38.49%认为简单解释即可。 
对算法安全方面,受访者普遍选择“不信任”,希望在规范中促进算法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从多维度加强算法风险治理。在各项治理举措中,受访者认为最有效的还是加强企业自律,企业自我主动管理作为。 
有关算法公平方面,受访者对“大数据杀熟”为代表的差别定价态度差异较大,22.1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经历过差别化定价,51.46%表示偶尔经历差别定价,只有26.38%表示经常经历差别定价。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感觉到差别定价后会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并将规则是否透明作为判断差别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对样本用户的抽样调研结果,《报告》建议,互联网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基础上,加强算法公平评测、信息安全框架建设,防范算法风险;加强“规则透明”等规范,保障用户享有平等的知情权、选择权;加强内容治理,积极响应用户诉求;畅通不良信息的投诉-举报-反馈机制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2:33:52 | 查看全部
积极向善提高算法透明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