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回复: 0

别让孩子掉进奥特曼“盲盒”

发表于 2022-8-11 16:42: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中新经纬报道,在奥特曼卡爱好者中,总花费在万元左右的算一般爱好者,超过十万元的算行家,当总花费上百万元后,就会在圈子里被称为“卡王”。多名家长称,每带孩子去一次旗舰店,开销几乎都在千元以上,甚至有家长称,自儿子“入坑”奥特曼卡以来,已经花了将近200万元用来抽卡。奥特曼卡成为孩子们的“社交货币”,彼此交换缺少的奥特曼卡,玩盗版卡片会被嘲笑,没有奥特曼卡的孩子无异于“自绝社交圈”。

买玩具卡片,何以斥如此巨款?背后无疑是商家套路。据记者调查,卡片单价并不算贵,比如每包盲盒卡包只要10元,能开出8张奥特曼卡。但是,卡包分为不同系列,能开出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的形象;开出卡片又分为不同的稀有度等级,而相同的稀有度卡片还有不同的分类。这些五花八门的身份级别,成为孩子们收藏梦想的精确坐标,即便是那名自称花了近200万元收集卡片的家长,孩子的收集册中仍有空缺。

对卖卡的商家来说,饥饿营销的手段再明显不过;对疯狂买卡的家庭来说,非理性消费理念暴露无遗。花钱买玩具无可厚非,但为了动漫形象卡片砸上万元,甚至是百万元,折射的是畸形消费观。如果让孩子从小就攀比“我有你无”,炫耀“卡多气粗”,必然会对孩子本就不成熟的世界观造成负面影响;沉迷卡片收集,拆买盲盒取乐,也于学习和成长无甚益处。许多家长直言,不惜花费重金为孩子买卡的缘由之一,是让孩子融入同龄人圈子。如果当真是有卡才能交朋友、没卡就被孤立,那家长该尝试的,是与学校携手,清一清娃娃社交圈这股歪风,而不是对商家营销伎俩趋之若鹜,不加判断地追捧所谓“社交货币”。

防止孩子被“集卡”套牢,既需要制定盲盒类产品销售法规,也需要家长有更多定力。商家再逐利,在赚未成年人家长的钱时总要带上良心;家里再富裕,也不能忽视孩子的消费价值观教育。卡片收集册,应该收录的是孩子们单纯的快乐,而不该成为沾染铜臭味的暴利工具。(辛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