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8-14 09:07:31
|
查看全部
二、字、词误用
这类差错的数量仅次于标点符号。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明显的错字、错词
这类错误的产生,尽管记者和编辑要负主要责任,但校对也难辞其咎。因为只要稍微认真一点,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例3.
【原文摘录】国家京剧院文武老生李阳鸣今年6月因病英年早逝的消息令人婉惜。
【审核意见】“婉惜”应为“惋惜”。
例4.
【原文摘录】她裂着嘴笑着说:……
【审核意见】“裂”应为“咧”。
2.同音词的误用
这类错误主要是疏忽大意造成的。尤其是现在记者们写稿基本使用电脑,且多数人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读音相似或相近的词,很容易就随手而出,比如:“侦察”与“侦查”,“按耐”与“按捺”等。也有一些同音词是因为没有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造成了误用,比如:“截止”与“截至”,“期间”与“其间”等。
例5.
【原文摘录】这起案件从公安机关开始立案侦察到法院宣判,一直没有直接人证、物证。
【审核意见】“侦察”应为“侦查”,为同音词误用。
例6.
【原文摘录】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
【审核意见】“暇”系“瑕”之误。“暇”者,空闲也;“瑕”者,玉之斑点也,亦比喻人之缺点。另外,“璞”指未经雕琢过的玉,必然有瑕,因此不存在“无瑕的璞”。
3.“的、地、得”的误用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的使用是有明确分工的。定语用“的”,状语用“地”,补足语用“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上初中时就解决了的。但是,在申报作品中这三个字的误用却大量存在。
例7.
【原文摘录】下个月,南瓜就将收获,“如果像去年一样得价的话,每亩可赚4000多元!”答话的是屯长卢德彬。
【审核意见】“得”字误用。应该用“的”。“一样的”作为定语修饰“价”。
例8.
【原文摘录】“国家四级财政,给1.2亿名老年农民增加一些养老金,这钱是可以拿的出的。”
【审核意见】“的”字误用。应该用“得”。“得出的”作为动词“拿”的补足语。
4.不规范的成语使用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精炼的语句,表达无限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但是,成语往往是有出处、有典故的,其用字和含义已经约定俗成,不能肆意妄为。
例9.
【原文摘录】“就这两个月少点,因为兰县长住院动手术。”驾驶员陈邦清眼泪婆娑。
【审核意见】“眼泪婆娑”系“泪眼婆娑”之误。泪眼,含泪的眼睛;婆娑,起舞的样子。“泪眼婆娑”形容的是忽闪忽闪的含泪的眼睛,而不是流出的眼泪。
例10.
【原文摘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4天时间就完成了集中移坟,腾出土地78亩。
【审核意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意思是:用道理让他明白,用感情打动他。反过来说,不合逻辑。
5.不当的词语缩略
为了精炼语言,减少字数,新闻报道中常常会使用缩略语,尤其在标题中。但是,缩略语使用不当,往往会给受众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麻烦。
例11.
【原文摘录】在“头七”的时候,根据是否举行国家悼会,进行适度的《七日祭》策划。
【审核意见】不当缩略,意思不明。“悼会”是什么意思?“追悼会”?“哀悼日”?
例12.
【原文摘录】盼适降设分所标准。
【审核意见】“适降”是什么意思?从文中得知,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盼望适当降低设立分所的标准”,但缩略后让人不知所云。
6.生造的词语或表达
这一类错误尽管数量不多,但其对语言的危害不容小觑。
例13.
【原文摘录】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审核意见】“回圜”是什么意思?遍查词典不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