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67|回复: 2

明日末伏,末伏凶猛!三伏最后10天,不懂这些规矩要吃亏!

发表于 2022-8-14 17:30: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15日——8月24日
为末伏10天!
末伏了还热吗
微信图片_20220814172929.jpg
高温预警!!
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汉、江南、四川盆地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局部可达40℃以上。
——中央气象台8月13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南方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心脑血管疾病、热射病的发生!!

  北方地区,天气渐渐凉爽,早晚凉快、午间较热。北方的朋友要注意降雨对生活的影响,注意早晚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注意防暑、祛湿。



末伏
如何正确的养生?

末伏以健脾利湿为主。

虽已立秋,迎来末伏,一年中最难熬的三伏天还没结束,长夏经过长期的高温袭击,人们的身体都还比较虚——“无病三分虚”

同时,人体的免疫力也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很多疾病开始“秋后算账”。

所以末伏并不适合进补!而是要想办法恢复体力,预防疾病的侵袭!——健脾胃
微信图片_20220814173436.jpg
我们都知道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伤及五脏。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吃,就能像吃了“免疫药”一样,让你健康、轻松地迈进秋天的大门。

  末伏需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搜索公号天下养生网,将为您提供最专 业的养生保健知识。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处于夏秋更替时间段,还要注意提前预防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复发。同时,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芝麻、藕、乌鸡、豆浆、蜂蜜、芝麻、核桃、甘蔗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和养血的效果。

末伏时节,艾灸穴位养护脾胃

  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中医讲“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

  末伏时节养护脾胃,可艾灸丰隆、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能够化湿、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末伏期间要保护心脏

如今立秋节气虽过,但目前仍处在伏天内。天气热时人们容易产生焦躁、烦躁等情绪,出现“情绪中暑”。中医认为,情绪变化直接影响血气运行,心情不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末伏期间保护心脏要先做到这三点:

① 规律生活

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可以多吃些富含叶酸的绿叶菜以及豆类、燕麦等。

② 保证睡眠,最好午睡一会儿

③ 少吃生冷,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

保健招:

极泉穴——理气护心

极泉穴可以缓解心痛、胸闷等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的不适感,经常弹拨“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方法: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弹拨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一般弹拨10次左右。

吹空调要把握好“度”

  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请注意:

   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前提下,大家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

提醒:切不可片面、盲目的认为伏天要热养而不开空调!防止热射病的发生!南方的朋友一定别舍不得开空调!北方的朋友可以根据当地气温灵活掌握。

适量户外运动,切不可大汗淋漓。

  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进入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面再说说饮食:

饮食记住几个“三”
秋天不得病的秘密!

1


三伏+立秋多吃三种菜
抵抗细菌少生病

立秋之后,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01
菜花:预防感冒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2
菠菜:预防口腔溃疡

初秋气候逐渐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吃之前记得焯水以去掉草酸哦。

3
芹菜:促进睡眠

北方,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2


立秋多喝三种汤
润燥养肺正当时

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气候逐渐干燥,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

1

大麦芽煮汤:理气健脾

立秋后天气还是比较闷热,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咸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汤饮,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2

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立秋后燥气上升,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3

油菜燕麦粥:养胃健脾

立秋后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

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养胃健脾。

3


立秋多吃三种瓜
润肠祛燥防便秘

1木瓜:补水祛燥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2丝瓜:解毒通便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提醒:苦味的丝瓜有毒,切勿食用)

3瓠瓜:清热开胃

瓠(读hù,音同“户”)瓜。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

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提醒:苦味的瓠瓜有毒,切勿食用)

注:
末伏到了,有针对性的饮食就像“免疫药”一样,让你健康、轻松地迈进秋天的大门。还等什么呢?告诉家人朋友吧!把这些免疫饮食记下来常吃,祝愿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度过秋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17:36:27 | 查看全部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20:58:07 | 查看全部
末伏期间保护心脏要先做到这三点:

① 规律生活

按时就餐对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肥甘厚味,可以多吃些富含叶酸的绿叶菜以及豆类、燕麦等。

② 保证睡眠,最好午睡一会儿

③ 少吃生冷,保护胃肠的同时也在保护血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