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2|回复: 4

[话题探讨] [反方]工人名声响价值低不过是少数者的自我观感

发表于 2011-4-23 17:39: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工人名声响价值低不过是少数者的自我观感
                             堂吉伟德
        一花一世界。在一个公平的社会,没有绝对的上流社会,也没有绝对的低层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社会阶层的分级也在所难免。比如,从总体上看,公司老总、企业白领、国家干部在待遇上,可能比大多数一线工人的更优越。但应当看到,工人当中的技术工人,特别是稀缺的高技工,无论在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上,不但高于其他行业人,甚至其他行外人也望尘莫及。比如有报道说,一些高级悍工可以达到十几万的年薪。1998年,我到东莞常平一印刷厂当排版工,一月也能领到1000余元,相当于现在大从普工的水平,要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物价指数不知上升了几何!别的不说,仅就本地的农民工,稍有点技术,比如水泥工、木工,一天保底的收入也能达到150元以上,高的可以达到300左右,而同地的科级公务员工资也不过3000元左右。

       说工人名声响价值低,其实是一种群体性偏见。就像农民工,尽管社会地位低,但贡献和作用却无法漠视。最近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能人冯天贵》里有一场精彩对白,大意是城市离开农民工就会一团糟,从城市建设到市民的一餐一饭,一报一水,都离不开他们独特的贡献。就社会地位来说,大多数工人比城市低收入者、无业者、环卫工、清洁工高,比起农民工来说更高,虽然农民工也是“工人”,但农民的身份限制,剥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必须承认,国家对工人的尊重,从来没有下降过高度。既然连农民工都都能够引起国家的重视,那么作为制造业主体的工人,比之更强。但必须看到,现实中所存在的“名声响价值低”的观感,其实并非社会普遍心态,仅是少数人,特别是工人阶级中的一些人的自我观感。正如大学的普及,使“去精英化”成为事实,由精英身大众的转变,难免让群体集体失落,但这并不排斥社会的尊重,也无以抵消其固有的社会价值。

     工人兄弟不必为自己的地位超高而沾沾自喜,也不必为回归平常而怨天尤人。事实上,价值的体现,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一个阶级的地位,不能因为名声响就会得到拔高,也不会因为名声低而得到低估。工人的作用,在过去重要,在现在重要,在未来同样的重要。我们的态度,其实是在实现自我尊重的基础上,更多的去尊重别人,好么就不会有阶层分化的担扰,也有不会自我下降的不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21:47:11 | 查看全部
你看看吧,稿子就得多写事例,少写套话、空话,这篇就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12:59:46 | 查看全部
阅读,观点鲜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2:56:20 | 查看全部
同意作者观点,本人也喜欢积极乐观的角度去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5:51:05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