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有一家媒体的评论文章,对“小镇做题家”进行了冷嘲热讽,把本来已经过时的网络流行语“小镇做题家”重新带火,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在几年前就出现了。它最早是一些出身于小城市或县城的学子用来自嘲的“梗”,被用来形容那些出身于“十八线”小城市或者县城,因为善于做题而考入名校的学生。这些人的特点是什么呢?自嘲者说是——眼界不够开阔,不是很会社交,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善于做题。
“小镇做题家”用来自嘲可以,被用于冷嘲热讽则不当。笔者认为,“小镇做题家”不应是被贬低的群体,而应是奋斗的代名词。奋斗者,值得被尊敬。
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便通过高考考上顶尖大学,来自小镇和乡村的孩子还是有着自身的劣势。但是勇于通过奋斗缩小差距,就是自强不息。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个努力拼搏的普通人,都不应该被鄙视和嘲笑。从周总理年少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张桂梅在华坪女高所说的“她们和城里的孩子不能比,只有这样才能读出来”,再到中科院黄国平博士论文致谢中的“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篇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每一种奋斗,都令人动容。
幸福离不开奋斗,每一个奋斗不息的学子背后,都是昼夜不息的逆风奔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被一些人瞧不起的“小镇做题家”,恰恰是生活的强者。他们在现有资源条件约束下拼尽全力,攀登突围,展现出来的正是“奋斗”二字。
英雄不论出处,不肯向命运屈服、不愿向寒苦低头的奋斗精神,才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蓝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