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4|回复: 0

“减量不加价”,暗渡陈仓的价格欺诈

发表于 2011-4-25 13:22: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方便面涨价计划刚刚被相关部门叫停,康师傅部分饮料却又减量10%“瘦身”,被网友指责为“变相顶风涨价”。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减量不加价”的隐性涨价方式,近年来频频被商家使用(4月24日《京华时报》)。

  在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社会通胀预期较强的当下,任何涨价行为都会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成为不能承受之重。前不久发改委密集约谈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要求其加强社会责任,不得随意搭车涨价。对此,康师傅等企业也曾公开承诺“暂缓涨价”。现在看来,这只是掩人耳目的“明修栈道”,“减量不加价”才是“暗渡陈仓”的真实意图。

  与赤裸裸的直接涨价相比,“减量不加价”手段更为隐蔽,不容易为消费者察觉,但这披着“瘦身”外衣的温柔一刀,性质更恶劣。如果说,擅自涨价是无视市场稳定大局,罔顾企业社会责任,那么变相涨价则是直接侵犯消费的知情权,涉嫌价格欺诈。因为根据我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联系新闻来看,“减量不加价”的大都是行销多年的主打产品,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而厂家正是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在产品含量上暗动手脚,而并不提前对消费者履行告知义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涨价与监管的博弈中,监管部门摁住了明涨的“葫芦”,却浮起了隐涨的“瓢”。对此,无论从制度约束还是管理制衡上,我们显然缺乏足够的应变和钳制。价格连着民生,今年中央也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所以,如何不再让违法的“减量不加价”逍遥法外,肆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该亮剑了。

  河南 张涛 读者
                                                                                                                                                                            来自:法制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