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64|回复: 3

今日处暑 |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发表于 2022-8-23 08:17: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信图片_20220823081651.jpg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是二十四节气中代表“夏秋交替”的节气,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天气变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谚语说:“处暑处暑,热煞老鼠。” 处暑,虽然意为暑气到此为止,而事实上,或长或短,暑热还要持续半个月左右。秋意缓慢地渗透在渐凉的夜晚中和微凉的秋雨里。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温度仍较高,加上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说。




《逸周书集解》有言:“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后,秋凉开始弥漫,秋风渐啸,天地清明。

此时鹰也感知秋之肃气,搏杀猎物而祭。古人称之为“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始肃”,典出《逸周书》七十二候。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

古人所说的“秋后处决”正是如此,即是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

同时,也借此告诫人们在秋季不可骄盈,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三候禾乃登

“禾”是五谷各类,“登”为成熟。

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的基本规律。处暑时节,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秋老虎凶险似火烧,因此,我们要懂得管理自己——养生:养气、养元、养心。处暑饮食宜以清淡滋润为主。时令水果如:梨、葡萄、西瓜等;饮食宜适量,不可过饱,更不能贪凉饮冷,肆食辛辣油腻之品。  




1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渡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2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3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1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气侯逐渐干燥,大多数人早起会感到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早起饮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中医五行中,秋季属金,对应肺脏,五色中白色为“金”属,故秋天可适当多食银耳、山药、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

2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保证充足睡眠显得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3

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早晨夜里外出要注意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元宫词
[明]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
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
何似西凉打剌苏。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08:20:53 | 查看全部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09:17:47 | 查看全部

回 1楼(dongzi) 的帖子

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3 11:36:43 | 查看全部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