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回复: 1

打通陆海双向通道,提升门户枢纽能级,济南—— 内联外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发表于 2022-8-28 08:28: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9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小清河济南港主城港区看到,正在修建的港池已经有了雏形,建成后这里将容纳8个1000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港池以北百米处就是奔流不息的小清河,届时每天至少有三艘次以上的班轮从这里始发直达龙口港,融入沿海港口“朋友圈”。“目前小清河济南港主城港区正进行港航大厦和道路堆场面层施工,到八月底码头施工完成90%。今年年底,济南港主城港区具备装卸作业条件。”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济南港项目经理蔡江波表示。
  济南港是小清河沿线规划布局的重要港口,具备衔接“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将助力济南打造陆海双向开放新通道。同时,在港口设置口岸,发挥济南港临近机场、董家铁路货运站及周边路网发达的优势,引导大宗货物通过铁水联运和公水联运集散、疏运,将放大济南港在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货物集疏运作用。
  作为内陆城市的济南,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纵深推进“十大扩需求”行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畅通对外交流大通道,提高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目前,济南国际机场186条航线通达海内外100个城市,每天300多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54个城市……济南积极构建“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4F级国际空港枢纽,打通进入中原腹地、联通大西南和大西北的通道,全面提升门户枢纽能级。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以“葛”来表达思念的小诗,如今成了文化出海的标签。8月8日,在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展厅内,“黄河物语”展台上摆放着“葛”系列的链条翻盖背包、拎包、杯垫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目前,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日本的商家签署合作协议,这些精致的手工艺品将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展示中华文化。该基地由国家商务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四部委共同认定,基地内陈列着14个品类160余个品牌的出海产品,“黄河物语”是众多品牌中的一个。
  “通过设计生态线和品牌工厂搭建全球经济价值链,把一些手工艺品小作坊打造成独立品牌的加工厂,赋予产品独特性,同时依托我们的渠道优势,与国外客户对接,帮助企业做好清关物流、财税结算等,把更多具有齐鲁风采、黄河元素、中国气质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基地品牌运营负责人苗青告诉记者。
  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片区共吸引黄河流域500余家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发展,服务2000余家中小文化企业“出海”,布局14个海外贸易中心,带动文化出口额超过30亿元。今年1-6月,济南片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01.6亿元,同比增长21.3%。
  从济南出发奔驰在广袤亚欧大陆上的一列列火车,则为济南加快融入“一带一路”、RCEP等,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地区乃至黄河流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强大动力。来自济南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经过5年多的发展,截至8月初,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由最初的12列,增至764列,目前已累计突破1700列。运行12条线路,覆盖19个国家46个城市。
  越开放越发展。8月17日,来自济南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济南市实现进出口1289.7亿元,列全省第5位,同比增长27.2%,较全省外贸增速高8.4个百分点。济南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61.8亿元,增长32%;对RCEP其他国家进出口499.7亿元,增长43.1%。
  奋进新征程,济南对外开放的脚步持续加快,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8 13:52:54 | 查看全部
欧班列年开行量累计突破1700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